第4 章 元帅府(2 / 3)
。像这种顶着个将军头衔也有不少人,但他们手底下普遍是一个兵都没有的,甚至许多人连相应的俸禄、待遇也没有,是真正的有名无实。
然而,当日那两百多武官,却是守卫京城的禁军中,实打实的有职有权的高阶武官,甚至可以说是禁军中的绝对核心。这便是为什么杨修觉得新皇帝这是在作死的原因。他为什么要用这么激烈的手段,对待禁军的领导层呢?他在忌惮他们什么?想到那两百多人是披麻戴孝进入元帅府的,这自然是因为陈庆之被奸人所害的缘故,故然这也的确可以视作非常激烈的态度表达的。但照道理,那也是针对汪直而来的啊,新皇帝没必要为此反应这么大吧?但如今看来,他们的这一行为,似乎还真的极大的触怒了新皇帝,以至于他竟然把他们一锅端了。如此反常,莫非害死陈元帅的人,其实并不是汪直,而是……?否则的话,这件事情根本就说不通的。
杨修还真的是一个心思缜密、机敏智慧、善解人意之人。仅凭着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以及相关人等的行为、反应等,经过一番细致分析后,就将事情的真相猜测、还原得八九不离十了。只是,知道真相又能怎么样了。如今新皇帝已经大权在握,朝中有分量的大臣,不是投诚效忠,便是明哲保身了。杨修相信,绝对不会只有他一个人对陈庆之的死有怀疑。比如周衍老太师、唐龙宗师、郭守敬老大人、礼部尚书崔浩等人都托病,没有去参加新皇帝登基的晚宴,这就很有问题了。然而,除此之外,他们也没有采取什么行动,坐看宁王登上了大位。显然,这些人都选择了在这个时候,暂避其锋芒,以图后计。毕竟,他连陈庆之都敢杀了,还能指望他对谁心慈手软吗?
人朝虽时时面临着北境的威胁,但有陈庆之这个定海神针在,几十年来,数次打退了入侵之敌,内部也因此得以稳定、民生持续发展,百姓得享太平、安乐。也是因此,不只是军中将士,人族的亿万百姓也都对陈庆之极致尊崇。因此,若是陈庆之实际上是被宁王所害的消息传出去,哪怕他如今登基做皇帝了,也免不了遭到万民讨伐的。唉,为了上位,宁王太冲动、太着急了,用了最不该用的手段,只是,一切已然无可挽回。然而,虽然宁王如今得偿所愿了,只是他的江山真的稳吗?杨修对此表示怀疑。靠着那般激进的手段,虽然一时间压下了反对的声音,暂时得势了,但压迫越甚,来日的反抗力量也必然越大。这些事情,杨修是看得清楚的,也正因此,对于自己的未来,他需要更加谨慎的去把握,更要尽可能的站对、站稳立场。一旦将来局势有变,不说能立于不败之地,起码不站在危墙之下。
新皇帝杨豪对于朝堂内外、军中上下的清理,一直都没有停下。或许是他自己也明白,他登基的过程,实在是有太多的不能探究的地方,也因此他对许多人和事,都显得疑神疑鬼的。唉,只能说:终究还是底气不足啊!既没有老皇帝传位旨意、大臣中也有不少心存质疑者;而军方系统,他几乎没有选择的,只能硬干了。不过,杨豪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的,怪只怪,陈庆之始终不肯为己所用,哼,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既然如此,那也就怪不得自己心狠手辣了。
只是,没想到陈庆之在军队中的威望如此之高、之重。那两百多名武官在知道陈庆之的死讯后,居然全体披麻戴孝的进了帅府。当宁王看到那一幕时,老实说,他当时真的是不知所措的,但随后便也意识到,自己低估了陈庆之在军中的威望。虽然他们早早的就找到了汪直这个替死鬼,要把一切都推到他身上去。问题是:他们并没有顺利的干掉汪直,还被他给成功逃脱,至今不知所踪。不难想见,等他再次出现时,这件事情的真相便要大白于天下的,这几乎只是时间问题。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