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开始登堂入室的子路(1 / 2)

加入书签

随着时间的展,王远航越来越能感受到孔子身上的神奇魅力。

在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时,孔子总是可以准确现不同人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帮助他扬光大,使其成为一名真真正正的仁义之士。

几千年后的性格色彩,就是根据这个思路,慢慢展起来的。

就像是子路这样信奉武力至上,认为拳头比道理管用的“山野匹夫”

,孔子也能激出他内心深处的仁义之气。

“如果换成是一个2o25年的老师,面对子路这个不好好学习、平时就喜欢打架闹事的学生,一定会强行压制他吧?”

王远航忍不住感慨道。

因为他想起在自己初中时候,那时候的老师就喜欢把班级里最调皮的两个学生,安排坐在讲台的两边。

平时在老师的眼皮底下,以为他们就可以好好学习了。

可是最后的结果呢?

那些贪玩的孩子,依然贪玩,就算是在老师的身边,也丝毫不影响他们上课时候开小差,也不会改变他们每次考试都是全班倒数的结果。

“哎……那些老师就是没有想明白,如果想要教育好一个贪玩的学生,并不是打压他们的积极性,试图用外力和强力去迫使他们学习。”

王远航不由得感慨道,“而是要激出他们内心深处,那颗热爱学习的心。”

那是因为其实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喜欢学习。

但是从小到大,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告诉他们学习就是苦中作乐。

这年头谁还喜欢没苦硬吃啊,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孩子们的青春叛逆期,天天不好好学习,只是知道整天玩手机打游戏。

其实这里面的罪魁祸,不是孩子自己,而是教育他们的家长和老师们。

只有教育孩子们快乐学习,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养成好好学习的习惯。

每天陪在孔子的身边,能够与这位即使是在几千年后的世界,依然被世人推崇为圣人的神奇人物,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接触,王远航越来越感受到了穿越考验的神奇之处。

有一天,王远航问孔子说,“老师,你能跟我说说什么是仁吗?”

毕竟,“仁”

这个字可是儒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啊。

能够成为一名仁者,也是所有儒生心目中,人生展的终极目标。

其实,孔子门下很多学生,都问过他这个一模一样的问题。

面对这个鲁莽的子路,孔子并没有告诉他关于“仁”

所有的内容,这也是孔子教育学生时候的高明之处。

王远航心里很清楚,那种“填鸭式”

的教育理念,就是把知识一味的灌输给学生,也不管学生是否能听明白,只要可以顺利通过考试的及格线,就已经算是完成任务了。

而那个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他只是简单的告诉子路说,所谓的仁者,就是一个人说话的方式都得保持谨慎。

这就是“仁者,其言也讱”

,这句经典论语语录的具体含义了。

作为一个性格急躁的人,想要成为一名仁者,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开始学习如何收敛自己的言行举止。

当然这可不是“仁”

这个字的所有内容了,能够做到“其言也讱”

,充其量也就是进入“仁”

这个境界的入门门槛。

但是,孔子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回答王远航的提问,就是为了不想给他太大的压力。

告诉学生一个最基础的方法,引导学生慢慢地变得更好。

这个教育方法,就是“填鸭式”

教育的对立面,人称“启式”

教育。

后人们用了几十年,才现的先进教育理念。

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居然早就已经知晓。

“哎……果然是想要过好自己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