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喜欢看片学习的女美术生(1 / 3)

加入书签

四人并肩朝展览馆走去,韩津瑜侧身向宋璟言介绍身旁的摄像大哥

“这是我同事孙宇!”

孙宇看着四十出头,满脸络腮胡,身材魁梧得像座小山,乍一看透着股生人勿近的凶悍。

可当宋璟言主动伸出手时,他反倒有些腼腆,拘谨地回握了一下。

“孙哥好!”

宋璟言笑着开口。

韩津瑜最善于捕捉细微表情,见宋璟言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连忙解释

“他看着显成熟,其实才24岁,比你们也大不了多少,就是性格有点闷。”

还好宋璟言社会经验老道,遇上年长些的,不管差距多大,男的统称“哥”

,女的统称“姐”

刚才要是脱口喊了声“叔”

,不光自己尴尬,怕是也会让对方不自在。

韩津瑜除了对宋璟言透着好奇,目光扫过戴雨熙时,似乎也多了几分探究

四人一起走进展览馆,柔和的暖光漫过展厅,一幅幅摄影作品错落挂在浅灰色墙面上,安静又有质感。

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油墨香,伴着零星观展者的低语,显得格外雅致。

“妹妹,璟言是陪您来看摄影展的吧?”

韩津瑜停在一幅一幅老街巷的照片前

戴雨熙根本不想和韩津瑜说话,但想到对方刚帮过忙,不好驳面子,只淡淡点了点头,应了声:“是。”

“你也喜欢摄影?”

韩津瑜眼睛一亮,像是找到了突破口,顺势想和她攀谈几句。

两戴雨熙是美术生,对画面色调格外敏感;

韩津瑜身为记者,常年跑采访拍素材,对摄影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和偏好。

“我看这次展览主打纪实风格,不过有些作品的色调调得太暗,反而压得人喘不过气,”

戴雨熙望着展馆入口的海报,轻声开口,语气里带着美术生的专业感,

“其实纪实也未必非要靠冷色调烘托氛围,暖调里藏着的真实,反而更有冲击力。”

韩津瑜听得认真,连连点头

“你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我跑民生采访时就有这感觉,之前拍老街改造,刻意调了冷色想突出沧桑感,

结果编辑说少了烟火气。

后来保留了原片的暖黄调,反而更能让人感受到老街里的生活温度。”

“对,色调是服务于内容的,”

戴雨熙微微颔,话虽不多,却句句切中要害,

“比如拍日出,用高饱和的橙红会显得俗套,但降低一点饱和度,保留晨雾的朦胧感,反而能拍出静谧的意境。”

韩津瑜眼中闪过赞许:“没想到妹妹对色彩这么有研究!

我平时拍素材追求快准狠,总想着先把画面拍清晰,倒很少花时间琢磨这些细节。

不过上次拍非遗手艺人,特意用了低饱和的暖调,出来的效果确实不一样,手艺人指尖的纹路都透着温柔。”

戴雨熙嘴角难得弯了弯,语气柔和了些:“那是因为你抓住了核心——画面里的情绪。

技巧再好,少了情绪也只是空壳。”

“说得太对了!”

韩津瑜越聊越起兴,“回头有机会真想让你帮我看看片子,我那些采访素材总觉得差了点味道,说不定经你点拨就能开窍!”

戴雨熙没接话,只是轻轻“嗯”

了一声,目光已经落在了展馆内展出的摄影作品上,显然注意力已经被展品吸引了过去。

韩津瑜也只能知趣地带着孙宇离开。

戴雨熙挽着宋璟言的胳膊,宋璟言此刻只穿了件挺括的衬衫,那件破损的西装早就被他嫌麻烦扔了。

两人停在一组记录大地震灾难后的照片前,戴雨熙那双清亮的明眸定定看了很久,眉头微蹙,眼神里满是怅然,仿佛已经顺着镜头里的残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