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咸阳旧阙新(1 / 3)
春日的渭水,裹挟着黄土高原融雪的微寒与勃勃生机,汤汤东流。
宽阔的官道上,一支前所未见的庞大军队,正迎着略带腥甜的河风,向着西方那座笼罩在历史烟云中的巨城行进。
这已不是一支得胜归来的单纯军队,而是一座移动的、浓缩了天下大势的微缩景观。
黑色的秦军方阵依旧沉默如铁,甲胄在稀薄的春日下反射着幽冷的光。
但若细看,许多士兵的眼神中,除了固有的冷峻,还掺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是归家的隐约期盼?还是对脚下这片故土即将迎来剧变的茫然?他们护卫着的,不仅是他们的王,更是一种连他们自己都未必完全理解的、名为“未来”
的沉重之物。
赤色的楚军骑兵,依旧张扬着他们的悍勇。
战马喷着响鼻,蹄声如雷,但他们不再像出鞘的利剑般充满攻击性,反而带着一种审视与好奇。
许多楚军子弟,生于江南水乡,长于吴楚山林,从未见过如此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更未见过远方地平线上,那如同沉睡巨兽般匍匐着的、连绵不绝的巍峨城影。
他们交头接耳,指着那传说中的帝都,语气中既有征服者的傲然,也有对未知雄城的本能敬畏。
而汉军的队伍,则更像一股充满活力的泥石流。
他们没有严整的队形,士卒们东张西望,对关中沃野的富饶啧啧称奇,也有人对着经过的、残破的村落遗址摇头叹息。
刘邦骑在马上,依旧是一副惫懒模样,但那双小眼睛却忙碌地扫视着四周的山川地势、道路津梁,如同最精明的商贾在评估着一份巨大的产业。
他身后的队伍里,夹杂着从巴蜀赶来的、运送“文明火种”
成果的牛车,那些覆盖着油布的新式农具和典籍,与汉军略显杂乱的装备形成了奇特的对比。
中军那面三色交织的大纛之下,嬴政、项羽、刘邦三人并辔而行。
嬴政玄衣狐裘,面容平静如水,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在望向越来越近的咸阳轮廓时,掠过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捕捉的波澜。
那里,是他的,是他的巅峰,也是他的噩梦与囚笼。
如今,他要以一种截然不同的身份,携着截然不同的力量,重返此地。
项羽勒着乌骓马,金色的甲胄在阳光下有些刺眼。
他仰望着那即便残破依旧能想象出昔日恢弘的城阙,重瞳之中,燃烧着毫不掩饰的征服欲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
这座他叔父项梁日夜念叨要攻破的城池,如今他来了,却不是以毁灭者的姿态,这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束缚。
刘邦则咂着嘴,喃喃自语:“乖乖,这城墙……得用多少人命才能堆上去?幸好,幸好这回不用打了……”
他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庆幸,以及一种即将进入宝山的贪婪。
随着队伍的行进,战争的创伤开始清晰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道路两旁,不时可见被焚毁的村舍,荒芜的田园,以及零星散落、尚未完全清理的白骨。
一些面黄肌瘦的百姓,躲在残垣断壁后,用惊恐、麻木、或夹杂着一丝微弱希望的眼神,偷窥着这支成分复杂、旗号怪异的大军。
“看见了吗?”
嬴政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项、刘二人耳中,“这便是内耗的代价。
帝国的根基,不是在战场上被敌人摧毁的,而是在无休止的纷争与掠夺中,自我啃噬殆尽的。”
项羽眉头微皱,没有反驳。
他看到了民生凋敝,但这在他以往的认知里,是胜利的必要代价。
刘邦则收敛了笑容,眼神闪烁,不知在想什么。
终于,咸阳城,到了。
这座曾被誉为“天府之国”
心脏的巨城,如今静静地矗立在渭水北岸。
高达数丈的夯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