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狼颅铸暂盟(1 / 3)
项羽拂袖而去,留下鸿门会场一片死寂。
秋阳依旧灼热,却仿佛驱不散那凝滞在品字形席位间的寒意。
刘邦脸上的笑容终于挂不住,垮了下来,他烦躁地抓起酒樽灌了一口,低声咒骂:“娘的,这莽夫…”
张良的目光却紧紧追随着项羽离去的背影,直到那抹猩红消失在楚军卫队之后,才缓缓收回,与对面范增投来的视线一触即分。
两位当世顶尖的智者,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沉重与无奈。
嬴政依旧端坐,指节轻轻敲击着紫檀木案,出规律的笃笃声,似乎在计算着时间,又似乎在压抑着某种情绪。
他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个人耳中:“霸王心中块垒未消,此盟约,根基尚浅。”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一骑快马如离弦之箭般从北方狂奔而至,马蹄踏碎秋日旷野的宁静,带来一股浓烈的、裹挟着烽烟与血腥气的风。
马上的骑士浑身浴血,甲胄残破,甫一冲入会场外围便力竭坠马,手中仍死死攥着一卷染血的羊皮。
“八百里加急!
北地…北地郡城破!
匈奴左贤王部屠城三日,烽火已过萧关!
!”
那骑士被扶起,用尽最后力气嘶吼出声,随即昏死过去。
他带来的消息,却像一块巨石砸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深潭,激起千层浪。
就在嬴政、刘邦、项羽在这鸿门之地为权力、名分、制衡而勾心斗角之时,北方的天空已被滚滚浓烟染黑。
左贤王伊稚斜,这个如草原苍狼般狡诈而残忍的匈奴贵族,此次南下并非单纯的劫掠。
他得到了“某些人”
(东海商会的阴影隐约浮动)提供的精确情报——中原三大势力齐聚关中,内部倾轧,无暇北顾。
这对他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麾下的数万铁骑,并非乌合之众。
他们如同饥饿的狼群,在苍茫的草原上汇聚,马蹄声闷雷般滚过大地。
他们绕开了尚有秦军残部坚守的关隘,像一把淬毒的匕,精准地插向了防御相对薄弱的北地郡。
郡守洛宁将军,麾下仅有数千老弱残兵。
他站在城头,看着如潮水般涌来的匈奴骑兵,看着他们手中反射着寒光的弯刀,听着他们口中出的、如同狼嚎般的呼啸,心中一片冰凉。
他没有退,身着祖传的玄甲,手持长戟,如同一个孤独的符号,矗立在摇摇欲坠的城楼之上。
箭雨遮天蔽日,巨石轰击着城墙。
匈奴人用上了简陋的攻城器械,那是他们从中原叛徒那里学来的。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黄昏,城墙多处崩塌,守军死伤殆尽。
匈奴骑兵如同决堤的洪水,从缺口涌入。
洛宁力战,身被数十创,长戟折断,便以佩剑搏杀,最终被数支长矛贯穿,钉死在残破的“洛”
字将旗之下。
他圆睁的双眼,望着南方,望着那片他誓死守卫的土地,以及那片土地上正在生的、他无法理解的纷争。
城破之后,是地狱。
伊稚斜纵兵大掠三日,火光冲天,哭嚎震地。
积攒的粮秣被抢掠一空,来不及逃走的百姓倒在血泊之中,妇女和孩童被绳索串起,如同牲畜般被驱赶向北方的荒漠。
一座边郡重镇,数日之间,化为焦土。
烽火台一站接一站地燃起,那代表最紧急军情的狼烟,终于越过了萧关,将这血淋淋的现实,拍在了鸿门会场每一个决策者的脸上。
会场之上,死一般的寂静。
那骑士带来的消息,配合着嬴政方才那句“根基尚浅”
,显得如此刺耳而沉重。
地图上,代表北地郡的那个点,仿佛正汩汩地渗出鲜血。
范增握着鸠杖的手,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