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经典修复老片“进校园”——红色教育的“新方式”(2 / 2)

加入书签

拟“传递情报”的环节。学生们分成两组,一组扮演游击队员,一组扮演敌人岗哨,在舞台上小心翼翼地穿梭、隐蔽。初二(3)班的男生王浩,扮演游击队员时,学着电影里的样子弯腰前进,还不忘和同伴用手势交流,虽然动作略显稚嫩,却格外认真。下台后,他气喘吁吁地说:“原来传递一份情报这么难,前辈们太不容易了!”

活动接近尾声时,主持人邀请学生们分享观影感受。刚才参与模拟环节的王浩第一个举手:“以前总觉得这些老电影离我们很远,里面的英雄都是课本上冷冰冰的名字。今天看完修复后的电影,又听孙爷爷讲故事,才发现英雄们那么真实,他们也会疼、会害怕,却还是选择了挺身而出,真的太了不起了!”

他的话引发了不少学生的共鸣。一位女生站起来说:“我之前觉得老电影不好看,今天才发现特别精彩,尤其是队员们互相帮助的样子,让我明白团结有多重要。”台下的学生们纷纷点头,原本对老片的陌生感,早已被深深的触动取代。

坐在后排的班主任张老师,看着学生们的反应,欣慰地笑了。她从事教育工作十几年,一直觉得红色教育很难打动现在的青少年。“以前在课堂上,我讲铁道游击队的历史,学生们虽然会认真记笔记,但眼神里总少了点触动。”张老师感慨道,“这种沉浸式的教育,比课本上的文字更有感染力。学生们通过看清晰的老片、听老战士讲故事、参与模拟互动,真正走进了那段历史,也才能真正理解和传承那份不怕牺牲、坚守正义的红色精神。”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排着队,有序地走到老战士面前,轻声说着“爷爷辛苦了”“谢谢爷爷”。不少学生还拿出笔记本,请老战士签名,希望留住这份特殊的记忆。光影公司的工作人员则给每位学生赠送了一份迷你版的红色影片海报,海报背面印着影片的历史背景简介。

此次“经典老片进校园”活动,很快在当地教育界引发了连锁反应。周边多所学校纷纷联系光影公司,希望能邀请他们开展类似活动。光影公司也计划将活动常态化,后续不仅会带来更多修复后的红色老片,还会联合更多老战士、历史学者,打造定制化的互动环节。

当修复后的红色老片褪去岁月的斑驳,当真实的历史故事走出课本,当青少年们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红色教育便有了全新的生命力。这种用光影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方式,不仅让老片里的英雄形象变得鲜活,更让红色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扎根在青少年心中,成为代代相传的精神力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