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科技融合新尝试——“虚拟偶像青溪”(2 / 2)
头对镜头笑一笑,像邻家姐姐教手工。
单曲上线仅24小时,播放量就突破1亿,社交平台上#青溪教我编竹篮#的话题阅读量飙升至5亿。有00后网友晒出自己跟着“青溪”学编的迷你竹篮,配文“第一次觉得非遗不难,像青溪说的,慢一点就好”;还有中学老师将《传承》的歌词改编成非遗课教材,让学生通过听歌了解竹编、陶艺;甚至有海外华人留言,希望“青溪”能出英文版的非遗教程,让外国朋友也能了解东方手艺。
启动会结束后,不少年轻人围着“青溪”的全息投影,有的模仿她的“执盏礼”手势,有的轻声跟着《传承》哼唱,还有人追问“什么时候能看青溪直播修陶埙”。陈曦站在人群外,看着这一幕,想起吴大师生前说的“手艺要活在人心里”——如今,借助科技的力量,老匠人的声音、老手艺的温度,正通过“青溪”这个虚拟形象,走进年轻人的生活,变成他们愿意学、愿意传的“新时尚”。
“青溪”的开发还在继续,后续她会陆续解锁更多技能:跟着陶艺大师学拉坯、跟着古琴师傅学弹《广陵散》、甚至会走进云栖村小,给孩子们上非遗启蒙课。她不是完美的虚拟偶像,却带着真实的文化根脉;她没有冰冷的科技外壳,却藏着老匠人的温暖与年轻人的热爱——这份“科技+人文”的融合,正是云栖文创对“文化传承”的新探索:让沉睡的非遗“活”起来,让古老的智慧“潮”起来,让东方的温度,通过数字的力量,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