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一笔买卖(1 / 2)

加入书签

上传成本就是六分,毛利一毛四,每人五五分帐。

“两毛一斤。”

两毛老赵锁了下眉头。有点贵,比一般的酱菜贵了一倍,不知道顾客买不买帐。

江兰亭看出他的顾虑,说出自己的方法:乍一看这么贵,很难让人有购买的欲望。所以江兰亭拿过来这一坛不是为了卖,而是为了试吃。

“免费给”老赵以为听错了。

“对,每个来买酱菜的顾客都免费给半颗辣白菜。”

老赵思索片刻就明白了个中含义,心想嫂子好心思,这样一来买了酱菜的人,一下子就能吃出两者味道上的差別,且半颗白菜没有多少,一顿饭没准不够,准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且辣白菜不像其他菜那么咸,一旦被认可,会比其他酱菜消耗得多。

“好,听嫂子的。我们用这罈子辣白菜来试试反应。”

“来来来,大傢伙试试新的酱菜。”老赵不仅听懂了江兰亭的建议,还將刚才切好的辣白菜给来来往往的人试吃。大家一听不要钱,都爭前恐后地围了上来……

江兰亭看著老赵的反应就明白为何他能发达,脑袋活,善于思考。她是活到2008年,所以这些促销手段都是后面商家常用的。可人家仅仅几分钟就想明白了个中缘由,不仅想明白了,还能举一反三。

丁敬山看著媳妇熟练地计算著成本利润,心里很不是滋味,媳妇“上一辈子”一直困在灶台方寸之地,埋没了多少才华。为了自己自以为是的保护以及“和谐”的家庭,又付出了多少。

他不了解公社酱菜厂“代加工”到底如何运作,仍然免不了担心,如果被发现可能面临劳改的严重后果。

丁敬山老实,一辈子勤勤恳恳,老老实实,唯一出格的事恐怕就是娶江兰亭这个事。

“老丁,嫂子。”老赵从人群里挤出来。走到两人跟前,像熟人见面一样打著招呼,走近一些后,悄声说,

”镇上唯一的国营钢铁厂食堂的採买员想订一些到他们食堂。”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丁敬山马上警觉地问到,“会不会有风险。”

老赵表示这个辣白菜经过“代加工“是有酱菜厂正规手续的,可以放心。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每月销售不会超过200斤,超过200斤我们另外想办法。丁敬山才放下心来。

“订多少斤”

“五十斤。”

两人听了都非常兴奋,没想到第一天就有顾客上门。相比丁敬山的担忧,江兰亭是不怕的。时代的烙印下,从来不是非黑即白。就像刚才所指的食堂的採买师傅没有一个瘦的。人人咸菜窝头是养不出一个胖子的。

供销社旁边就是粮站,每月月初在此交易猪崽,每月几次,每次20-30头,千人爭抢,而且需要持有三证:户口本,准养证、生產队介绍信缺一不可。江兰亭在老宅修了猪圈,有十平米大,她家人口多,按照规定可以养2头猪,前提是办下准养证才行。

那个年代养猪也是有先后顺序的,像困难家庭,军属等是有优先权的,剩下的先给谁都是问题,所以张书记是採取抽籤的形式,谁抽到签就给谁家办理准养证,然后拿著准养证到这来抓猪崽。

当年由於江兰亭的特殊身份,他们家压根没有抽籤的资格。现在政策鬆了一些,江兰亭打算去找张书记说说情,看能不能有机会参与抽籤。

不过即使不参与抽籤也没关係,过不了几年,买卖就会自由,这猪圈也不白盖。

今天本来是交易日,不过早上刚到八点,就已经排起了长龙,喧闹了半个小时,今日猪崽的份额就已经销售一空。如今下午就只剩下满地的猪粪被扫在一堆,等著足够多时运往地里成为肥料。

太阳西斜,二人往家赶。还没进门就看到自家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