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的另一种回放(2 / 3)
砂锅底部微沸的咕嘟声,持续十秒后戛然而止;接着传来椅子拖动地板的摩擦音,缓慢、小心,仿佛生怕吵醒谁;最后是一只玻璃杯轻轻放在木桌上的轻响,稳、准、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温柔。
正是她每次哭完,周慧敏进屋给她倒温水的动作。
系统日志显示,这段录音上传于清晨五点十七分,但录制记录却从凌晨四点二十三分开始,连续七次重录,每一次都在同样的地方卡顿、停止。
最后一次才完整通过。
林野盯着那串时间戳,久久未动。
她没回放,也没截图分享。
只是默默起身,走向客厅角落那张由老餐桌改造的“回音装置”——这是她最近做的声音艺术实验,两张相对而坐的椅子内置感应器,只有当两人同时落座,桌面下的扬声器才会触发预设音频。
她将“07:23”和“07:24”两段录音导入系统,设定为双轨合声模式。
按下确认键时,屏幕提示:“等待另一人就位。”
窗外,东方渐白。林野没有回放那两段录音。
她只是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手指从播放键移开,落在键盘边缘。
窗外的晨光已经漫过窗台,照在她心口的位置——那里曾日夜盘踞着荆棘纹身的灼痛,如今却像被什么轻轻托住,不再刺入血肉,而是浮于皮肤之上,成了某种印记,而非刑具。
她起身,将笔记本合上,抱起电脑走向客厅。
老宅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熟悉的轻响,每一步都踏在过去的声音里。
她把设备放在“回音餐桌”旁,打开后台系统,导入“07:23”与“07:24”。
双轨并置,设定触发条件:唯有两人同时落座,方可启动合声。
这不是展览,也不是控诉。这是邀请。
她知道母亲最近常来老宅打扫,说是“怕房子空着会塌”。
林野没拆穿——这栋承载了太多沉默与尖叫的房子,从来不会塌,真正快要撑不住的,是住在记忆里的人。
三天后的清晨,林野在手机端收到一条推送:装置检测到重量变化,合声已播放一次,持续时间1分47秒,标记为“有效共鸣”。
监控画面显示,周慧敏独自推门进来,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手里提着一小袋米。
她在餐桌前站了片刻,目光扫过那两张相对的椅子,像是在确认什么。
最终,她坐下了,坐在靠北的那一侧,正是林野小时候总坐的位置。
十分钟。她一动未动。
没有碰按钮,没有查看设备,甚至连头都没抬。
可就在她准备起身离开时,右手忽然垂下,指尖缓缓按在桌面中央——那是扬声器的共振点。
她的动作很轻,仿佛怕惊扰什么,又仿佛在试探:声音是不是真的存在过?
然后她走了,背影依旧挺直,但脚步比从前慢了些。
林野盯着屏幕,喉咙发紧。
她忽然明白,母亲不是不懂如何回应,而是太久没人给她一个可以回应的机会。
她们之间从不缺痛苦的回音,缺的是一个允许温柔发生的容器。
一周后,江予安跟着她回到老宅吃饭。
周慧敏做了四菜一汤,多摆了一副碗筷。
饭桌上话不多,但也没有以往那种令人窒息的寂静。
江予安讲了个博物馆修复古钟的小事,说到一半停顿了一下,看了林野一眼。
她点点头,于是他继续说下去,语气平稳,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饭毕,林野起身收拾碗筷。
她从口袋里取出那支旧录音笔,轻轻放进母亲的瓷碗底,盖上碗盖。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