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走调的和声(2 / 3)

加入书签

手掌交叠。

监测仪启动,绿色曲线在屏幕上缓缓爬升。

起初几秒,周慧敏的手纹丝不动,僵硬得像块石头。

可当背景音乐响起——一段由孩子笑声、锅铲碰撞、电话铃声拼贴而成的生活白噪音——她的掌心突然猛地一颤,像是被电流击中。

她没抽手。

反而一点点收紧,指节泛白,指尖微微发抖。

监测曲线剧烈起伏,峰值冲高三次,又缓缓回落。

林野远远望着,心脏被什么东西攥住了。

她下意识摸向胸口,指尖隔着衣料触到那片荆棘纹身——竟毫无刺痛。

没有压迫感,没有窒息般的灼烧,甚至连惯常的闷胀都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陌生的空旷,像风暴过后突然晴朗的天空。

她第一次清晰地感知到,母亲的情绪不再是单向倾泻的暴风雨,而是挣扎着伸出的触角,在黑暗中试探着,想要触碰一点真实的温度。

活动结束铃声响起,众人起身拥抱、交谈。

周慧敏慢慢松开女孩的手,低头整理衣袖,动作迟缓。

其他人陆续离开,她却没有走。

林野收拾设备的手顿了顿,余光看见母亲走向展厅尽头的一面墙。

那里挂着一张巨大的“声音地图”——用数百段社区居民的日常录音拼贴而成的声景艺术装置。

河流、鸟鸣、老人咳嗽、婴儿啼哭、自行车铃铛……层层叠叠,织成一座城市的呼吸。

周慧敏站在画前,背影单薄。

她没说话,也没靠近,只是静静地看着,一只手仍插在口袋里,另一只手轻轻搭在展板边缘,仿佛怕弄皱了什么。

林野站在展厅中央,设备已收进箱中,耳机线还缠在指尖。

周慧安的身影消失在灰蒙的走廊尽头,门合拢的一瞬,风带起几张未归档的纸页,轻轻翻飞。

她没去追,只是低头看着掌心那张折叠得近乎严丝合缝的纸,边缘被汗水微微浸软,像一封迟到了二十年的情书。

她没有立刻打开。

窗外雨意渐浓,云层低垂,压着整座城市喘不过气。

空气里浮着潮湿的霉味,从老旧的通风口渗出,混着地板清洁剂与人群散去后的冷寂。

林野靠着墙,缓缓滑坐在地,背脊贴着冰凉的瓷砖,心跳却烧得发烫。

她终于展开了那张纸。

《让我们荡起双桨》五个字横在顶端,笔画工整得近乎刻板,每一竖都像用尺子比过,可越往下,线条越显僵硬,仿佛写字的人始终在克制着手的颤抖。

页脚角落,一个歪斜的五线谱符号蜷缩在那里——一个升号,画得像孩子第一次握笔时的涂鸦,倾斜、不成比例,却异常认真。

林野的呼吸滞了一瞬。

她忽然想起江予安某夜靠在床头,灯光昏黄,他说:“你知道吗?我查过你母亲小学的档案。六十年代末,音乐课是‘思想教育’的一部分。她因为唱不准音,被老师当众罚站一节课,还写了检讨。那个年代,跑调不是小事,是‘态度问题’。”

那时她只冷笑:“所以她就把跑调的恐惧,种进了我的童年?”

可此刻,这张歌谱安静地躺在她手中,像一块烧红的铁,烫穿了所有预设的答案。

她掏出手机,指尖微颤地打开“藏声阁”的私密频道。

页面加载的几秒里,她望着天花板上斑驳的水渍,恍惚听见五岁那年的夏夜:高烧不退,屋外雷声滚过,而母亲坐在床边,一遍遍哼着这支歌,声音轻得几乎融进风扇转动的嗡鸣。

那段录音,是她在整理《荆棘摇篮》原始素材时偶然翻到的,从未发布,甚至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