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电线不走直线(2 / 3)
己胸口。
男孩愣住。
雨点开始敲打厂房铁皮屋顶,噼啪作响。
片刻后,他小声开口:“爸……这儿松了。”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摸向灯座接口。
父亲俯身查看,果然螺丝松动。重新拧紧,合上开关。
灯亮了。
三闪如约而至——短、短、短,再长亮。
那一刻,屋外雨势渐歇,一束斜光破云而下,正好落在那盏灯上,像给它镀了层金边。
林野悄悄举起手机,拍下父子俩并肩望着灯光的身影。
她将照片存入名为“光迹档案”的私人文档,标题写下五个字:
第三下,是原谅。
人群陆续散去时,她才发现教室后排站着一个穿灰西装的男人,胸前别着督导组证件。
他面无表情地看着一切,直到最后一对家长离开,才走上前。
“这算什么评估?”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质疑,“没有量表,没有评分,没有对照组。你们拿什么证明有效果?”
林野没立刻回答。
她转身打开投影仪,屏幕亮起,第一帧是一段延时摄影:一卷蓝色胶布从崭新到磨损,边缘卷起,颜色暗淡;下一帧,是不同孩子使用过的螺丝刀柄部磨痕对比图;再一帧,是十期工作坊中,家长留下的胶布颜色分布统计——愤怒的红色越来越少,拥抱符号的绿色逐渐增多……
画面静默流转,无人解说。
灰西装皱眉:“这些……只是物品损耗记录。”
林野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穿透整个空间:“你说得对。它们不是数据。它们是时间走过的痕迹。”林野站在投影幕前,话音落下后,厂房里一片静默。
只有铁皮屋顶残存的雨滴,还在断续敲打,像未完的心跳。
灰西装男人站在原地,目光仍滞在屏幕上——那卷被无数孩子与父母共同缠绕过的胶布,从最初的僵硬、生疏,到后来的交错叠压,甚至有人故意将红绿两色拧成一股;那把螺丝刀柄上的磨痕,深浅不一,却清晰地记录着不同手掌的温度与用力方式;还有角落打卡墙上的涂鸦:起初是零星几个歪斜的“我恨你”,后来渐渐出现稚嫩的“爸,灯亮了”,再后来,是一对并排的小人手拉着手,头顶画着一盏歪歪扭扭的灯。
他没再说话,只是缓缓翻开评估表,在“成效评定”一栏停顿良久,最终落笔写下:“建议纳入‘非量化成长档案’试点。”
签字时,笔尖微微一顿,仿佛也触到了某种难以言说的柔软。
人群散尽,厂房重归寂静。
林野独自坐在教室中央,开始整理当天拍摄的影像资料。
她想把“第三下,是原谅”这张照片导出,却发现存储卡里多了几段未命名的视频片段——镜头晃动,角度低矮,像是有人悄悄录下了整个过程。
她皱眉点开最后一段。
画面黑暗,接着是一束焊枪的火光骤然亮起,映出林国栋佝偻的身影。
他蹲在废弃配电箱旁,手里握着一段锈迹斑斑的电线,正用钳子一点点剥离绝缘层。
他的动作很慢,却极稳,仿佛在拆解一段沉睡多年的记忆。
林野心头一紧。
那是她童年房间的主线缆。
当年老房子翻修时被拆下,据说早已丢弃。
可现在,它静静躺在父亲膝上,像一条褪去鳞片的旧蛇,蜷缩着通往过去的电路。
火焰跳跃,熔断金属的嘶响刺破夜色。
林国栋将断口处的铜丝捻成环状,又用砂纸细细打磨边缘,直到它泛出温润的光泽。
全程,他一句话也没说,连呼吸都放得极轻,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