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她没撕的那封信(2 / 3)
源,主动屏蔽了信息摄入。这不是故障,是防御机制进化。”
林野怔住。
原来她的身体,终于学会了拒绝吞噬。
那一夜,她烧掉了所有备份草稿,只留下一份手抄本。
她不再追逐真相的完整性,而是选择保留残缺的真实。
第二天,她在“回应墙”角落贴上一张温感纸,写下那句话:“我不需要你道歉。我只需要你知道,我也曾想你开心。”没有署名,也没有期待回应。
而她不知道的是,几天后的清晨,一只没有署名的牛皮纸袋,正静静地躺在她家信箱底部。
里面,是那本黑色日志。
最后一页,多了一行新字:
我昨天梦见你小时候。
数日后,清晨的雾气尚未散尽,林野推开公寓铁门,信箱里静静躺着一只牛皮纸袋。
没有署名,没有邮戳,只有一角微微翘起,像是被人犹豫过很久才放进去的。
她蹲下身,指尖触到纸袋边缘时,心跳漏了一拍。
那触感太熟悉——和博物馆档案室里存放《静默回响》的手稿袋是同一种质地。
她没急着拆开,而是将袋子抱在胸前,一路走回房间,放在书桌中央。
阳光斜斜地切进窗棂,落在封口处,仿佛一道无声的审判。
她终于撕开。
黑色日志躺在里面,封面依旧平整,像从未离开过她手中。
可当她翻到最后一页,呼吸骤然凝住。
那行新字安静地横亘在空白处,墨色略深,笔迹有些颤抖,却坚定:
“我昨天梦见你小时候,穿着兔耳朵拖鞋跑向我。我接住了。”
林野的视线模糊了一瞬。
她记得那双拖鞋——粉色绒布,耳朵会随着步伐一抖一抖。
五岁生日那天,她扑向母亲怀里,周慧敏笑着把她抱起来转圈,那是她记忆中母亲唯一一次主动弯腰、伸手、迎接她。
后来呢?
后来这画面被无数个耳光、斥责、冰冷的钢琴练习曲覆盖,埋进深渊,连梦都不敢再提。
她的手指轻轻抚过那句话,指腹摩挲着“接住了”三个字。
金手指没有启动,晶体沉寂如常,心口的荆棘纹身也未作痛。
但有什么东西在胸腔深处缓缓震颤,像是一颗被冰封多年的心脏,终于听见了春天的第一声雷。
纸袋底部还有一张收据。
市立第三医院药房,日期是三天前。
药品名称:抗焦虑复合制剂。
剂量与频次与三年前一致。
姓名栏上,工整写着两个字:周慧敏。
林野闭上眼。
她忽然明白,这张收据不是解释,而是一封信——一个女人用停药又复诊的方式,在沉默中写下“我在试着活下来”。
第二天清晨,她带着日志回到博物馆。
这一次,不是为了封存,而是启程。
“心跳信使”计划是江予安提的——一批装载私人手稿的特制背包,随城市巡回巴士驶向十二个社区站点,每站停留七十二小时,供人阅读、留言、传递。
不强制公开身份,也不要求回应。
只是让那些曾被锁在心底的话,有机会被风吹到另一个孤独者的耳边。
林野亲手将黑色日志放入编号07的背包,拉链合上的那一刻,金属扣发出清脆一响,像某种仪式的终章。
临行前,她独自走进静音走廊。
这里不允许交谈,禁止电子设备,甚至连脚步声都被吸音材料吞噬。
她脱下鞋子,赤脚踩在微凉的地板上,开始行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