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教人放船的人(2 / 3)
话”。
报道引发舆论震荡。
市卫健委迅速回应,宣布试点建设“情绪漂流驿站”,培训志愿者引导非医疗性情感释放仪式,并邀请心理学界介入评估机制可持续性。
林野是在咖啡馆读到这篇文章的。
阳光斜照进来,落在她手中的手机屏幕上。
她一字一句看完,心口忽然一颤——不是疼痛,而是一段沉睡的记忆被唤醒。
那是她与江予安在咨询室里的争执。
“你想把仪式推广?”江予安问。
“如果能让更多人被看见呢?”她反问。
他摇头:“可如果社会只靠一个受伤的人撑着,那它早就病了。”
她当时愤怒地站起来:“所以我们就什么都不做?”
“不是不做,”他的声音很轻,“而是不能让疗愈变成另一种剥削——尤其是对你。”
那时她不懂,现在她懂了。
她记住了自己的话,也终于明白了江予安的沉默。
她关掉页面,望向窗外。
街角梧桐树下,一抹身影一闪而过,似乎驻足片刻,又悄然退去。
她没看清那人面孔,只记得那双手——粗粝、微颤,捏着一只明显折得歪斜的纸船。
林国栋站在街角的梧桐树影里,像一截被遗忘在风里的枯枝。
他不敢再靠近半步,生怕惊扰了那片灯火温柔的河岸。
灯笼映着水面,波光摇曳,也晃在他脸上,照出眼角深陷的皱纹和微微颤抖的眼皮。
他看见林野站在石阶中央,披着一件旧棉袄——那是她外婆留下的,他曾偷偷洗过、晒过,藏在柜子最底层多年,不知她何时翻了出来。
她正低头教一个孩子折船,手指翻飞如蝶,动作轻巧而笃定。
那一瞬,林国栋的呼吸几乎停滞。
这双手……曾因练琴被打得红肿溃烂,也曾攥着试卷跪在地上求他帮她向母亲求情。
可他做了什么?
他只是躲进书房,算了一整晚的账目,把数字写得工工整整,仿佛那样就能抹去一切哭声。
他低头看着自己掌心那只歪斜的纸船。
指节粗大,常年握笔记账的手早已不灵活,折痕歪歪扭扭,船头塌了一侧,像极了他这一生的努力——看似完整,实则倾覆在即。
他本想转身离开,可脚步却钉在原地。
七夜了,他每晚都来,躲在人群外,看女儿点亮一盏又一盏灯,听陌生人念出那些藏了半辈子的话。
有人哭亡妻,有人悔未尽孝,还有个少年哽咽着说:“爸,我不是不想上学,我是怕你失望。”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原来不是只有他们家才沉默如铁。
终于,他迈出了第一步。
然后是第二步。
脚步沉重,却坚定。
他没有说话,也没有呼唤她的名字,只是走到木箱旁,缓缓蹲下,将那只粗糙的纸船轻轻放进箱中。
动作笨拙得像个初学走路的孩子。
林野听见动静,抬起头。
四目相对的一瞬,世间仿佛塌陷。
她看见父亲眼底浮着一层湿漉漉的光,像是积雨云终于肯落下第一滴泪。
她没问“你怎么来了”,也没说“你终于来了”。
她只是伸手,从箱中取出那只船,指尖抚过那道歪斜的折痕,像读一封迟到了二十年的信。
她走到启动盆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将船放入水中。
烛光倒影里,小船缓缓漂起,随着水流轻轻打了个旋。
微弱的光点在船底闪烁——那是志愿者们贴上的荧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