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墙会哭,人却沉默(2 / 3)

加入书签

时,她躲在门后听见的残响。

她颤抖着从包里掏出录音笔,按下录制键。

幻听戛然而止。

世界重归寂静。

可她低头一看,笔尖竟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自动划出一道波形图——起伏、断续、带着情绪的震颤,像心电图记录下一场未完成的崩溃。

她怔住。

这不是她写的。

是那声音,自己刻下的。

次日,她以“研究家庭叙事对心理重建的影响”为由,申请查阅论坛十年来的案例档案。

接待她的是执行官李维,三十一岁,穿浅灰西装,笑容温和得像心理咨询手册封面。

“我们不保存负面案例。”他语气礼貌,却毫无转圜,“那些内容会破坏家庭修复的氛围。我们只记录和解、成长、感恩。”

他说这话时,右手不自觉地摩挲左臂,袖口滑开一截,露出一道陈年疤痕,像被烟头烫过又愈合的痕迹。

他的目光短暂飘向走廊尽头——那里有一扇标着“设备间”的铁门,门缝下透出一丝焦味。

焚化室。

林野点头,转身离开。

经过门口时,老赵正低头扫地,竹扫帚划过瓷砖,发出沙沙的轻响。

他没抬头,只低声说:“昨晚的声儿……你也听见了?”

林野停下。

“听见了。”

老赵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包灰烬,用旧信封纸包着,边角焦黑。

“烧了三回的信,字没了,可怨气还在。”

他抬头看了她一眼,浑浊的眼里有某种了然,“有些人烧信,是怕别人看见。有些人烧信,是怕自己还记得。”

林野接过那包灰,轻得像一片落叶。

她没问是谁的信,也没问为什么留着。

有些答案,还没到浮出水面的时候。

回到公寓,夜已深。

她将灰烬倒在玻璃板上,轻轻拍平。

窗外月光如洗,静静覆盖那层薄灰。

她闭眼,指尖轻抚心口。

银痕微微发亮,像被唤醒的星。

她集中精神,回忆那通电话的颤抖频率,回忆幻听中的波形,回忆老赵递出灰烬时那一瞬的停顿——

忽然,脑中浮现那道自动划出的波形图。

而眼前的灰烬,仿佛在无声回应。

林野将灰烬轻轻铺在玻璃板上,动作近乎虔诚。

窗外月光如霜,静静洒落,将那一层薄灰映得近乎透明。

她闭上眼,指尖轻抚心口——那道银痕忽然微微一颤,像是被什么遥远的频率唤醒。

她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回忆起昨夜幻听中的波形、老赵递出灰烬时那浑浊却锐利的眼神、茶歇区人群笑声下压抑的抽泣频率……所有碎片在脑海中缓缓拼合。

忽然,脑中浮现出那道自动划出的波形图:起伏剧烈,断续如痉挛,末端骤然塌陷,像一颗心跳停的瞬间。

而眼前的灰烬,在月光下竟隐隐显现出某种规律——并非文字,也不是符号,而是一种情绪的轨迹:起始是激烈的愤怒,如火焰喷发;继而是漫长的压抑,纹路细密如囚笼;最后,沉入一片死寂的绝望,终点清晰地指向城东某片老旧家属区的地图坐标。

她猛地睁眼,心跳如鼓。

这不是推理,是感知——她的“荆棘系统”第一次主动回溯情绪的源头,像一根针,刺穿了时间与灰烬的遮蔽,勾连起一个未曾谋面的灵魂最后的呼救。

她不敢迟疑,迅速拍下灰烬分布的照片,打开电脑,匿名发送至论坛监督邮箱。

邮件只有一行字:“有些话,烧不干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