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疗愈不是标准答案(2 / 3)

加入书签

它挂在入口处,紧挨着小舟的画。

“这里不崇拜拯救者,”她低声说,像是对所有人,也像是对自己,“只信任幸存者。”

江予安站在她身后,看着那对母子被引导着走进内室,看着满墙的光晕渐渐淡去,晶体归于静默。

他忽然明白,林野不再只是那个被荆棘缠绕的写作者。

她成了容器,成了通道,成了让伤疤说话的地方。

他走出门时,回头看了一眼。

林野正站在仓库中央,阳光穿过高窗落在她身上,心口银痕若隐若现。

她望着空荡的水泥地,像是在等什么人,又像是在等某个声音。

而在巷子尽头,一个穿着旧棉袄的老人缓缓走来,手里拎着一盒粉笔,脚步沉稳,像踏着某种无声的节奏。

老周走进“荆棘学校”时,脚步像踩在时间的边界上。

他没说话,只是将那盒粉笔轻轻放在门边的旧木桌上,目光扫过空荡的水泥地,仿佛早已看见了尚未落笔的痕迹。

林野跟在他身后,看着这个沉默的老人弯下腰,指尖沾了点灰,试探地在地面划了一道弧线——那是圆的起点。

“要画多大?”她轻声问。

老周回头看了她一眼,眼角的皱纹里藏着一种近乎慈悲的疲惫。

“足够让每个人都坐进去,又不至于让人忘了自己是孤身来的。”

他开始画。

粉笔与水泥摩擦的声音在清晨的寂静中格外清晰,一圈、两圈,像年轮,也像某种古老的仪式。

林野站在一旁,心口那道银痕微微发烫,却不痛——它似乎也在感知,某种沉甸甸的真实正被唤醒。

当圆桌轮廓成形,老周从布袋里掏出十几个小玻璃瓶,每个瓶子里都封着一枚微型录音胶囊,标签用极小的字写着日期与地点:“2003.4.5,殡仪馆外”“2011.9.12,桥下夜班”“2017.6.8,女儿婚礼前夜”……林野认不出这些时刻,但她的手指刚触到其中一个瓶子,耳边就传来一声极轻的抽泣,像是从地底渗出。

“你要把哭声埋进椅子底下?”她问。

老周点点头,蹲下身,用凿子在每把椅子的位置凿出浅坑,小心翼翼把胶囊放进去,再覆上薄层水泥。

他的动作缓慢而庄重,像是在安葬一段段无人认领的记忆。

“为什么不放字幕?或者说明牌?”林野忍不住又问,“别人可能听不懂……”

老周咧嘴一笑,缺了一颗牙的缝隙漏进一缕风:“有些痛,得弯下腰才听得见。”他拍拍手站起来,“直着身子的人,听不见地下的声音。”

林野怔住。

她忽然明白,这展区不是为了展示,而是为了迫使——迫使参观者放下姿态,俯身、贴近、屈膝,像忏悔,也像倾听。

真正的共情,从不是居高临下的理解,而是愿意矮下去的那一瞬。

开校那天,阳光斜照进高窗,尘埃如星群浮游。

林野没有站上中央,也没有拿话筒。

她只是走到展柜前,按下播放键。

一段音频缓缓流淌,声音沙哑却清晰,是从她心口银痕最后一次投射出的完整句子:

“我不是来教你们和解的,我是来告诉你们:你们的痛,值得被认真对待。”

话音落下的刹那,五颗情绪晶体同时亮起,银光脉动,如心跳复苏。

墙上那些便条边缘的光晕再度浮现,彼此连接,蔓延成一片流动的星河,仿佛无数灵魂在低语中彼此照亮。

人群静默。

有人蹲下,有人流泪,有人伸手触碰墙面,像在确认这光是否真实。

江予安站在人群最后,袖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