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团队组建,广纳贤才(4 / 4)
>周明德突然将《教育学》课本扔进炭盆,火苗腾地窜起,映红了他布满皱纹的脸,课本燃烧发出“噼啪”的声响:“旧的理论,该烧了,我们要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这些孩子的教育方法。”
陈默把听诊器锁进密室,转身拿起王伯递来的药锄,锄头上还沾着新鲜的泥土:“从明天起,我先带孩子们认遍山里的草药,让他们知道什么能吃,什么能治病,这些都是保命的本事。”
赵兰芝将现代教案塞进帆布包最底层,开始抄写1982年的教学大纲,钢笔在粗糙的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劳动课就从拔草开始吧,我小时候干过,知道怎么教孩子们既省力又能把草拔干净。”
苏眉把心理量表换成了空白的日记本,封面上用红漆写着“我的成长”,字迹稚嫩却充满希望:“明天教他们写第一封信,给六年后的自己,让他们写下自己的愿望和目标。”
钱万里将电子计算器锁进铁皮柜,取出算盘噼啪作响,算珠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先教珠算口诀,1982年的账,得用1982年的算法,让孩子们知道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祠堂外,王婶已煮好了玉米粥,香气混着晨露的清新弥漫开来,让人闻着就觉得温暖。李思成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天空从深蓝逐渐变成鱼肚白,再染上淡淡的红霞。突然想起六年前那个雨夜,李晓聪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打游戏,电脑屏幕的蓝光映着他麻木的脸,对外面的一切都漠不关心。而此刻,清平村的打谷场上,第一缕阳光正照在崭新的课桌上,1982年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张明远突然凑过来,低声道:“林总那边又来电话了,问什么时候能看晓聪,语气挺急的。”他望着远处正在升起的炊烟,烟雾缭绕,“要不要......跟她说一声这里的情况?”
“告诉她,”李思成的声音斩钉截铁,像祠堂的青石地基般坚定,“等稻子成熟的时候,自然会有好消息。让她放心,晓聪在这里很好,我们也会把这里的孩子都教好。”他转身走向教室,脚步踩在1982年的泥土上,发出沉稳的声响——那是希望生长的声音,是孩子们未来的脚步声。
队伍里又多了几个新面孔,有擅长传统手工艺的马师傅,他带来了各种工具,说要教孩子们编竹篮、做木工;还有曾在1982年担任村支书的杨大爷,他熟悉当年的乡村管理,说要帮着维持村里的秩序,让孩子们体验集体生活。大家各司其职,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让孩子们在这个1982年的清平村里,蜕变成更好的自己。
马师傅拿出自己编的竹篮,篮子精巧而结实:“我教孩子们编竹篮,不仅能让他们学门手艺,还能磨练性子,急不得,得慢慢来,就像教育孩子一样。”杨大爷则搬来一张老旧的八仙桌,说以后就在这开村民大会,让孩子们也参与进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看着这一切,李思成心里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这支团队一定能肩负起使命。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