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荣耀时刻,梦想成真(2 / 4)
,“这位同学要是不信,我们可以去教务处查分数,或者现在就比试一下微积分?我随时奉陪。”黄毛男生顿时涨红了脸,像被煮熟的虾子,在众人的哄笑声中灰溜溜地落荒而逃,周围响起一阵善意的掌声。
办理入学手续时,教导主任推了推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审视着眼前的少年。“李晓聪同学,你的档案很特别啊。”他指着表格上“社会实践”一栏里密密麻麻的记录——帮村民修缮房屋,从和泥到砌墙,每一步都亲力亲为;组织扫盲班,耐心教村里的老人认字写字;参与乡村规划,用学到的知识为村子出谋划策。这些经历让见惯了奥数竞赛获奖的主任眼前一亮,“现在的孩子,能有这么多接地气的实践经历,真是难得。”李晓聪想起王婶教他记账时说的“日子要一笔一笔记,踏实才能过好”,认真回道:“这些都是应该做的,能为大家做点事,我很开心。”
午后的阳光斜照在未名湖畔,湖面波光粼粼,像撒了一层碎银。岸边的垂柳随风摇曳,枝条轻抚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李思成望着儿子与新同学讨论问题的背影,他们围坐在湖边的石凳上,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他突然对身旁的张明远感慨:“当年为了让他学会吃苦,故意把仓库的窗户留了道缝,冬天寒风灌进去,冻得他直哆嗦,现在想想,真有点心疼。没想到他不仅没抱怨,还自己找了破布把缝堵上,从那时起,我就知道这孩子有救了。”张明远翻开平板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清平村的扩建图纸,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都是精心设计的结果:“李总,新的VR设备已经安装好了,能模拟十年动乱时期的课堂,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当时的学习不易。”他顿了顿,补充道,“王伯王婶也同意留下来指导下一批孩子,他们说舍不得这些娃,想看着他们一个个变好。”
湖畔的垂柳突然晃动,像是被风吹得格外欢快。李晓聪朝这边挥手,笑容在波光粼粼的湖面映衬下格外明亮,比阳光还要灿烂。李思成突然明白,所谓穿越计划,从来不是将儿子困在过去,而是用1982年的淳朴坚韧,为他铸造了一把劈开未来迷雾的利剑,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远处传来下课铃声,清脆如清平村的晨钟,宣告着新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暮色降临时,李思成站在宿舍楼下,看着儿子窗口亮起的灯光。那盏白炽灯与清平村的煤油灯在记忆中重叠,照亮了两个截然不同却又紧密相连的世界。林宛如轻轻靠在丈夫肩头,身上还带着淡淡的桂花糕香气,手里的桂花糕还带着余温:“你说,等下一批孩子来,要不要在清平村建个图书馆?让孩子们能读到更多的书,就像晓聪现在这样,能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学习。”李思成握住妻子的手,指腹摩挲着她无名指上的素圈戒指——这是用当年那个易拉罐拉环重新打造的,意义非凡:“不仅要建图书馆,还要修天文台,让他们知道,山沟里的孩子也能触摸星空,也能有远大的梦想。”
宿舍里,李晓聪将王伯王婶的照片摆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照片上两位老人笑得满脸皱纹,背景是清平村的老槐树。旁边是清北大学的课程表,排得满满当当,每一门课都承载着他对未来的期望。他翻开崭新的笔记本,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第一页写下:“人生没有穿越,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窗外的月光淌过纸面,与六年前清平村仓库里的那缕月光遥相呼应,在时光的长河里,共同谱写着一个关于救赎与成长的传奇。
夜色渐深,校园里的路灯次第亮起,如同夜空中的星辰,照亮了学子们前行的路。李晓聪躺在床上,脑海中不断闪现着清平村的点点滴滴:赵虎的憨厚笑容,他总在自己遇到困难时第一个冲上来帮忙;小美的红头绳,那是她最珍视的东西,却总愿意分享;陈浩然的眼镜片,反射着他认真解题时的专注;王伯的烟斗,烟雾缭绕中是他语重心长的教导;王婶的桂花糖藕,甜到心里的味道是家的感觉……这些画面如同电影般在他眼前放映,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无比,温暖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