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仔细分析,确定目标(1 / 3)

加入书签

清平村的夏夜裹挟着稻花香气,如潮水般漫进教室。李晓聪趴在课桌上,老旧的木桌被岁月磨得光滑,手肘处还残留着不知哪届学生刻下的歪歪扭扭的字迹。桌上那盏煤油灯的火苗被穿堂风撩得左右摇晃,在《资治通鉴》泛黄的书页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仿佛在演绎着历史的兴衰变幻。他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汉武盛世”的段落,纸张因反复翻阅变得柔软,油墨味混着稻花香钻入鼻腔。突然,窗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像是有人在轻轻拨开树枝,紧接着,一抹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窗边——是小美踮着脚,麻花辫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正把刚摘的野葡萄挂在他窗棂上,葡萄上还沾着晶莹的露水,在月光下闪烁着微光。

“又在啃这些老古董?”赵虎的大嗓门从身后炸响,震得屋顶的灰尘簌簌掉落,几片碎屑正巧落在李晓聪的书页上。这个总爱把校服扣子解开到胸口、露出里面洗得发白背心的少年,此刻却破天荒地捧着本边角卷起的《高考报考指南》,油墨味混着他身上浓烈的槐花香扑面而来。他一屁股坐在李晓聪旁边的空桌上,木桌发出“吱呀”的抗议声,“张老师说下周要填志愿表,你不会还没想好报哪儿吧?”

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周曼丽停下绣帕子的手,针尖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她绣了一半的牡丹花瓣仿佛凝固在绢布上;陈浩然推眼镜的动作僵在半空,搪瓷缸里的凉茶泛起圈圈涟漪,倒映着窗外斑驳的树影;陈小雨捧着课本的手指微微收紧,书页被捏出褶皱。李晓聪望着窗外连绵的山峦,那些在春夜里帮他补习时同学们呵出的白气、暴雨中赵虎为守护他笔记浑身湿透的模样,如同走马灯般在脑海闪过。他忽然想起王伯用粗糙的大手在树皮上刻的砚台,砚台边缘还留着未打磨光滑的毛刺;想起张老师布满红血丝却始终明亮的眼睛,那眼神里满是对他的期许。

“我要考清北。”话音落地,仿佛一颗石子投入深潭。赵虎手中的指南“啪”地掉在地上,惊起一团灰尘;陈小雨端着的搪瓷缸剧烈晃动,差点泼出玉米糊;连窗外不知疲倦的蛐蛐都默契地停止了鸣叫,整个世界仿佛都屏住了呼吸。李晓聪从书包深处摸出皱巴巴的报纸,那是他攒了三个月的《参考消息》,边角处被他用红笔密密麻麻标注着“清北招生动态”,有些地方的纸张甚至被笔尖戳出了小孔,可见他翻阅的次数之多。

“就凭咱们这山沟沟?”周曼丽第一个打破沉默,她的红头绳在夜风里晃得急促,像是她此刻慌乱的心情。她站起身,手中的绣帕被攥成一团,“去年整个县才考上一个!而且人家是县城中学的尖子生,咱们拿什么比?”话音未落,赵虎已踹翻凳子站起,迷彩胶鞋在泥地上碾出深深的痕迹,他脖颈处的青筋暴起,活像武侠小说里要冲冠一怒的豪侠,“放屁!李晓聪带咱们拿了多少第一?数学竞赛、作文比赛,哪次不是他领着咱们往前冲?他要是考不上,我赵虎把名字倒着写!”他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震得窗户上的旧报纸都微微发颤。

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同学们分成两派争论起来。支持李晓聪的同学涨红着脸,列举着他的种种辉煌战绩;而质疑的同学则皱着眉头,掰着手指头分析清北的录取难度。正当争执声越来越大,几乎要掀翻屋顶时,教室门被轻轻推开。张建国老师的中山装沾着夜露,裤脚还沾着几片草叶,手里却紧紧抱着个油纸包,热气透过纸张氤氲开来——是王婶新烤的玉米饼,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教室。

“都围过来。”他用教鞭敲了敲讲台,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教室里的喧闹声戛然而止。张老师环视一圈,目光扫过每一个学生,“当年我在公社扫盲班,有个放羊娃,白天放羊,晚上就着月光读书,硬是靠一本《新华字典》考上了师范。现在你们有李晓聪整理的错题集,有每周的学习小组,反倒先怯了场?”他走到李晓聪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孩子,有志向是好事,但也要脚踏实地。”

月光透过糊着报纸的窗户洒落,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