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收获与隐患(2 / 4)

加入书签

、安静舒适的公寓。他没有购买豪车名表,只是添置了一些必要的家居用品,以及一套顶级的电脑设备。

然后,他开始了短暂的“闭关”。

他将自己关在公寓里,断绝了与外界的绝大部分联系,除了偶尔与赵毅和黑豹通个电话,其余时间,都沉浸在对过去交易的复盘和对自身天赋的深入剖析之中。

他将自己从入行以来,所有经历过的交易,无论盈亏,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复盘。他重新审视每一次决策的心理过程,特别是天赋感知发挥作用的瞬间。

他发现,他的天赋,并非万能。它更像是一种“市场情绪雷达”,能够捕捉到市场深层的情绪波动,以及资金流动的细微变化。但这种感知,并非直接给出“买入”或“卖出”的信号,它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种“直觉”。

在铜期货上,这种直觉曾被神秘力量干扰,变得模糊不清。在镍市,这种干扰又演变成了“浑水摸鱼”式的噪音。而在原油赌局的最后关头,他却能透过多头狂热的表象,清晰地“看”到其背后隐藏的真实意图。

“天赋,是我的眼睛,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但要看清它,还需要一个‘滤镜’,一个‘框架’。”陆寒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

这个“滤镜”和“框架”,就是他需要构建的交易体系。

他开始尝试将自己的天赋感知,与传统的量化分析、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进行融合。

他将市场情绪的波动,纳入到量化模型中,试图找出情绪与价格走势之间的关联性。他结合天赋感知到的“异动”,去反推主力资金的真实意图,再结合技术图形,寻找最佳的进出场点位。

这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有时,他会因为一个微小的细节,而陷入长时间的冥思苦想。有时,他会因为一个错误的判断,而推翻之前所有的努力,从头再来。

他甚至会尝试一些“逆向”的训练。比如,刻意去相信天赋感知到的“假象”,然后通过技术和基本面分析,去证伪它。这种训练,让他对对手的“诡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无数个日夜,陆寒都在与自己较量,与市场博弈,与那份神秘的天赋对话。

他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电脑前,或者在纸上演算。泡面和咖啡成了他的主食,偶尔会点一些外卖。

他像一个饥渴的学徒,贪婪地吸收着知识,又像一个虔诚的僧侣,在自己的领域里,苦修着独一无二的“道”。

终于,在一次次的尝试和推翻之后,一个雏形开始显现。

他的交易体系,不再仅仅是依靠天赋的灵光一闪,也不再是简单地套用技术指标。它变得更加立体,更加完善,也更具韧性。

它像一个精密的仪器,能够过滤掉市场中的“噪音”,穿透表象,直抵核心。它能够识别出那些刻意制造的“假象”,并利用这些假象,反推出对手的真实意图。

陆寒将其命名为——“洞察者系统”。

这个系统,将他的天赋,从一个不稳定的“超能力”,转化为了一个可控的、可重复的、与市场规律紧密结合的“核心竞争力”。

市场瞬息万变,他的系统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升级。

但他已经找到了方向。

他不再是那个被动应战的少年,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武器,属于自己的规则。

在世界的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一座被高科技武装的地下基地里,一片巨大的屏幕墙上,实时跳动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各种数据。

这里,是“深渊”组织的核心枢纽。

“深渊”是一个极其神秘的组织,其存在的历史比任何一家华尔街的投行都要悠久。他们不参与明面上的金融博弈,却在暗中影响着全球资本市场的走向。他们的目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