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同心永序,共赴新程(1 / 7)

加入书签

冬雪初融的清晨,料峭春风裹挟着残雪的寒意,掠过同心文化园的青石板路,卷起几片未化尽的雪粒,落在老海棠树遒劲的枝干上。这棵三百年的古树褪去了秋日橙红的果实与春日粉白的繁花,裸露的枝桠如虬龙探爪般伸向天空,深褐色的树皮上布满纵横沟壑,每一道纹路都像时光刻下的密码,藏着英台与雍正帝栽树时的虔诚,藏着历代传承者守护的执着,在寒风中静静等候新一年的生机破土。

陈棠安站在树下,身着一件米白色羊毛风衣,领口别着那枚传承三代的海棠银徽章,徽章在晨光中泛着温润光泽。她手中捧着一本厚重的《全球同心故事集》,封面采用进口特种艺术纸,表面压印着细腻的海棠花纹,辅以烫金工艺勾勒出一幅跨越国界的图景——东方的老海棠树枝繁叶茂,遒劲的枝干向西蜿蜒,与西方新栽的海棠苗枝桠紧紧缠绕,树下站着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蒙古牧民穿着长袍、非洲孩子戴着草帽、美洲原住民披着羽毛、欧洲学者捧着书籍,他们手拉手围成圈,笑容里满是对和平的向往,烫金的书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本厚达三百页的故事集,是“全球海棠同心计划”启动一年来的心血结晶。翻开内页,铜版纸印刷的照片跃然纸上:蒙古草原上,巴特儿正帮中国工程师调试光伏板,阳光洒在他们沾满油污的手上,远处的蒙古包顶升起袅袅炊烟;肯尼亚“同心小学”的教室里,娜奥米领着孩子们围在绘本旁,中国支教老师用手势比划着英台皇后的故事,孩子们的眼睛亮得像草原的星星;巴西雨林中,印第安部落首领塔卡与环保志愿者一起,将海棠树苗栽进刚挖好的土坑,树苗上系着的红丝带在雨林的微风中飘动。文字部分由各国学者共同撰写,详细记录着每个故事的细节:草原光伏项目如何攻克低温发电难题,让牧民的蒙古包在零下三十度的寒冬里亮起暖灯;雨林防护墙如何通过海棠树与固氮植物的搭配,阻挡农田扩张对雨林的侵蚀;校园笔友计划如何突破语言障碍,让中美孩子用手绘漫画传递友谊;社区互助行动如何组织华裔老人教外国居民包海棠馅饺子,在热气腾腾的厨房里消融文化隔阂。每一个故事的结尾,都印着当事人的手写签名,不同语言的笔迹里,藏着相同的“护亲护民”初心。

“棠安!紧急消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纪念馆方向传来,阿依古丽几乎是奔跑着赶来,深蓝色的西装裙摆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手中紧握的平板电脑屏幕亮着,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她冲到陈棠安面前,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却又刻意压低音量,像是怕惊扰了树下沉睡的时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刚刚发来加密邮件——要把《全球同心故事集》列为国际文化交流推荐读物,还要在今年威尼斯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专门设立‘同心文化论坛’,邀请我们作为唯一主讲方,分享‘同心’文化的传承与全球实践!”

陈棠安连忙将故事集抱在怀中,腾出双手接过平板电脑。指尖划过屏幕上的英文邮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蓝色徽章格外醒目,邮件中“同心文化为促进全球文化交流与和平发展作出突破性贡献”的表述,像一股暖流瞬间冲遍全身,让她指尖微微发麻。她抬头望向老海棠树枝桠,晨光透过枝干的缝隙洒在脸上,恍惚间竟看见英台与雍正帝的身影在光晕中浮现:英台身着月白色宫装,手中轻握一枝未开的海棠花苞,眼神温柔却坚定;雍正帝身着石青色常服,腰间系着玉带,站在她身旁,目光扫过树下汇聚的人群,满是对天下大同的期许,两人仿佛在为这份跨越三百年的传承颔首认可。

“这不是‘同心’的独享荣誉,是全人类对和平团结的共同呐喊。”陈棠安的声音轻柔却坚定,她轻轻合上平板电脑,指尖在屏幕边缘摩挲片刻,将设备递回给阿依古丽,“通知传承社全体成员,立刻启动论坛筹备——把各国‘同心’故事制成全息影像,将‘全球同心卷轴’重新装裱,还要准备海棠花标本礼盒,让每一位代表都能带走‘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