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余孽肃清安朝纲(1 / 2)
宫闱逆案破获后的第三日,京城天牢内烛火昏暗,鳌无情正提审张敬之的核心党羽——前户部侍郎李嵩。此人曾暗中挪用赈灾款,被新政清查后怀恨在心,成了张敬之谋逆的“钱袋子”。
铁锁链拖地的“哗啦”声中,李嵩被押进审讯室,他瘫坐在刑椅上,眼神躲闪,却仍强撑着嘴硬:“我只是与张太傅交好,从未参与谋逆,你们没有证据,休要污蔑!”
鳌无情将一叠账册摔在他面前,账册上的墨迹尚未完全干透,每一页都记录着李嵩为张敬之提供银两、联络旧臣的明细。“证据?”鳌无情俯身逼近,声音冷得像冰,“你去年腊月给张敬之的三万两白银,是从你贪墨的赈灾款里拿的吧?还有你派去江南联络旧部的管家,此刻已在殿外候着,要不要我把他叫进来与你对质?”
李嵩的脸色瞬间惨白,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他盯着账册上自己的签名,喉结滚动了几下,突然崩溃大哭:“我错了!我不该贪那笔赈灾款,更不该跟着张敬之胡闹!求将军饶我一命,我愿招出所有余党!”
根据李嵩的招供,鳌无情连夜带人突袭了京城城郊的一座破庙——这里藏着张敬之未被抓获的最后一批余党,他们正计划携带伪造的“传位诏书”逃往西北,煽动当地藩王叛乱。
破庙内,十几名逆党正围着一盏油灯,低声商议逃跑路线。为首的是前兵部主事王彦,他手中攥着一卷黄绸诏书,得意地说:“只要咱们能逃到西北,凭这诏书,定能说动藩王反清,到时候咱们就是开国功臣!”
话音未落,庙门“哐当”一声被踹开,治安兵们举着火把冲进来,火光将逆党的脸照得忽明忽暗。王彦见状,慌忙将诏书塞进怀里,拔出腰间短刀:“跟他们拼了!”
逆党们也纷纷抄起木棍、菜刀反抗,庙内顿时乱作一团。鳌无情避开一名逆党的木棍,反手将其按在地上,膝盖顶住对方后背:“放下武器,饶你们不死!”
可王彦仍负隅顽抗,他趁乱爬上庙内的横梁,想从天窗逃跑。鳌无情抬头望去,只见王彦的脚刚踏上天窗,便被守在外面的治安兵拦住。王彦急得双眼通红,从怀里掏出诏书,就要往火里扔——他知道,这诏书一旦落入朝廷手中,所有逆党的罪名便铁板钉钉。
千钧一发之际,鳌无情从腰间摸出一枚飞镖,瞄准王彦的手腕掷去。“咻”的一声,飞镖正中王彦手背,诏书“哗啦”掉落在地。王彦惨叫一声,从横梁上摔下来,被治安兵死死按住。
当鳌无情将缴获的伪造诏书呈给康熙时,康熙正与胤禛、英台在御书房查看逆党名单。看着诏书上歪歪扭扭的“御笔”,康熙气得将诏书扔在地上:“这群逆贼,竟敢伪造传位诏书,真是胆大包天!”
英台弯腰捡起诏书,仔细翻看后说道:“父皇,这诏书的纸质与印玺都是仿造的,一看便知是粗制滥造。不过从李嵩与王彦的招供来看,张敬之的余党虽已肃清,但西北藩王那边仍需提防,不如派使臣前往西北,宣示朝廷威严,同时安抚藩王。”
胤禛点头附和:“儿臣推荐让十四弟去——他在东瀛治军严明,又熟悉边疆事务,让他去西北,既能震慑宵小,也能向藩王展示朝廷的实力。”
康熙采纳了二人的建议,当即下旨命胤禵从东瀛赶往西北。胤禵接到圣旨时,正带着水师在南洋巡查,他连夜交接工作,快马奔赴西北。抵达西北藩王府后,胤禵不仅宣读了康熙的圣旨,还带去了东瀛平定叛乱、发展通商的奏折,向藩王展示大清的强盛与仁政。
藩王看着奏折上百姓安居乐业的描述,又听闻京城逆党已被肃清,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当即表示:“小王定当永世归附大清,绝不让任何势力破坏边疆安稳!”
消息传回京城,康熙终于松了口气。他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对胤禛与英台笑道:“如今朝纲肃清,边疆安稳,百姓安乐,这大清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