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夜市鉴策谋台兴(1 / 2)
仲冬的京城,四爷府的暖阁里燃着银丝炭,暖意融融。英台正对着一幅台湾舆图细细端详,忽闻管家通报九阿哥胤禟来访。胤禟刚从福建巡查海防归来,身上还带着海雾的湿润气息,一进门便笑着拱手:“四嫂,许久不见,弟此次从福建带回些台湾特产的凤梨干,特意送来给四嫂尝尝。”
英台接过礼盒,邀他入座,侍女奉上热茶。胤禟呷了口茶,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思索:“弟此次在福建停留时,特意去台湾府转了转。如今台湾虽归大清多年,百姓也能安居乐业,但比起江南、东瀛的热闹景象,总觉得少了些烟火气——市集到了酉时便冷清下来,商户们守着铺子也赚不了多少银钱,不少百姓还盼着能多些营生门路。”
英台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指着舆图上台湾府城的位置:“九弟观察得倒是细致。其实台湾有山有海,物产丰饶,既有蔗糖、凤梨等特产,又有丰富的海产,之所以少了烟火气,不过是少了一个‘聚人气、促消费’的载体。九弟还记得京西夜市与东瀛大阪的夜市吗?”
胤禟眼前一亮,随即恍然大悟:“四嫂是说,在台湾也开设夜市?”
“正是。”英台点头,指尖在舆图上轻轻划过,“台湾府城临海,可在城南的海滨街开辟夜市——一来这里靠近码头,渔民可直接售卖新鲜海产,省去中间环节;二来周边有不少民居,百姓出门逛夜市也方便;三来夜市能聚集人气,不仅能让商户多赚些银钱,还能带动周边的客栈、车马行发展。”
她顿了顿,进一步细说:“开设夜市时,还需注意三点。其一,分类规划摊位——可设海产区、特产区、小吃区、手作区,让百姓各取所需,也方便管理;其二,制定优惠政策——初期可免商户三个月的摊位租金,吸引他们入驻,待夜市兴旺后再按规矩收税;其三,加强治安管理——派专人巡逻,确保夜市秩序,让百姓逛得安心。”
胤禟听得连连点头,拿起笔在纸上记下要点,语气愈发急切:“四嫂这主意甚好!台湾的蔗糖、凤梨干本就受大陆百姓喜爱,若在夜市设特产区,既能让本地百姓买到实惠,也能让往来的商船船员多些采购选择;海产区更是优势,新鲜的渔获做成小吃,定能吸引不少人。”
英台补充道:“除此之外,还可将台湾的特色文化融入夜市——比如邀请本地的歌仔戏班在夜市搭台表演,让百姓在逛街购物的同时,还能欣赏到戏曲;再设些手作摊位,让擅长编织、木雕的匠人展示技艺,售卖手工艺品,既传承了手艺,又能增加收入。”
胤禟放下笔,眼中满是认同:“四嫂考虑得真是周全!弟此次回福建后,便即刻与台湾府的官员商议,尽快推进夜市建设。对了,弟还在台湾见到不少从东瀛来的商人,他们说东瀛的夜市兴旺,不少商户都赚了大钱,若台湾夜市能办起来,说不定还能吸引东瀛商人前来贸易,让台湾成为连接大陆与东瀛、南洋的通商枢纽。”
“九弟能有此远见,再好不过。”英台笑着说,“其实不管是京城、东瀛还是台湾,夜市的核心从来都不是‘热闹’二字,而是‘为民谋利’——让商户多一条营生门路,让百姓多一处消遣去处,让物产能更快流通,让地方经济能更活络。台湾若能将夜市办好,再依托其地理位置优势发展通商,未来定能成为大清东南沿海的一颗明珠。”
胤禟站起身,拱手道:“多谢四嫂指点!弟明日便启程回福建,定将夜市之事办妥。待台湾夜市兴旺起来,弟再邀请四嫂与四哥一同去台湾逛逛,尝尝那里的海产小吃。”
英台颔首笑道:“好啊,届时我定要去尝尝台湾的蚵仔煎,看看九弟办的夜市,是否能比京西夜市更热闹。”
几日后,胤禟启程返回福建。抵达台湾府后,他即刻召集台湾府官员,商议开设夜市事宜,将英台的建议一一告知,并亲自前往城南海滨街考察选址。百姓们得知要开设夜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