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奇兵擒首倭归降(2 / 2)
师战船扬起风帆,火炮齐鸣,朝着大阪港疾驰而去。倭国守军见水师来袭,又听闻幕府领导层被擒,顿时乱作一团,不少士兵放下武器投降,仅少数顽固分子抵抗,很快便被水师击溃。
施琅与蓝理率领水师登岸后,第一时间赶往大阪城议事厅,见到被软禁的倭国领导层,当即下令将其看管起来,同时张贴告示,安抚大阪百姓,申明大清只诛首恶,不扰平民,凡协助清军维持秩序者,皆有奖赏。
消息传至京都,倭国剩余官员见幕府将军被擒,水师已控制大阪,深知抵抗无望,当即派出使者前往大阪,向施琅递交投降书,宣布倭国正式归顺大清,接受大清的治理。
当捷报传回琉球,胤禟与姚启圣欣喜若狂,当即率领陆军与粮草,启程前往大阪。抵达时,施琅与蓝理已在港口等候,众人相见,感慨万千——从最初的谋划,到红花会探路、老将军出征、水师驰援,再到今日倭国归降,历经数月,终于彻底平定倭患。
胤禟走进大阪城议事厅,看着墙上悬挂的大清龙旗,轻声说道:“终于,东南海疆再也没有倭寇了。”施琅点头,眼中满是欣慰:“这多亏了陈总舵主的奇计,若不是他生擒倭国领导层,咱们不知还要付出多少伤亡。”
此时,陈家洛也赶来汇合,他笑着说道:“这是大家同心协力的结果,若没有水师的掩护,没有九阿哥的统筹,红花会也无法成功。如今倭国归降,东南海疆太平,咱们也算不负陛下的信任与百姓的期盼。”
姚启圣则忙着与倭国官员对接,清点粮草与物资,制定后续的治理章程;蓝理则率领水师,巡查倭国沿海港口,确保没有残余势力作乱。大阪城内,百姓们渐渐放下戒备,开始正常生活,市集上也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消息传回京城,康熙龙颜大悦,当即在朝堂上宣布喜讯,下令嘉奖所有参战人员——封施琅为“靖倭侯”,蓝理为“定海伯”,陈家洛为“一等忠勇男”,胤禟因统筹有功,加封为“和硕亲王”,姚启圣、鳌无情等人也各有封赏。同时,康熙下旨,在倭国设立“倭洲府”,由朝廷派驻官员,协同当地官员治理,免征倭国三年赋税,传授农桑技艺,促进倭国与大清的文化交流。
胤禛与英台得知消息后,站在四爷府的庭院中,望着东南方向,英台轻声说道:“从病榻上的谋划,到今日倭国归降,这一路的艰辛,总算有了最好的结果。”胤禛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温柔:“是啊,只要上下同心,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往后,大清的海疆,定会永远安稳,百姓们也能永远安居乐业。”
小星禾看着玉佩映出的画面:大阪港内,大清水师战船列阵驻守,龙旗在海风中飘扬;大阪城内,百姓们在市集上购物,孩童们在街头嬉戏;乾清宫内,康熙正与朝臣商议倭洲府的治理事宜,神色威严而欣慰。玉佩在光影中泛着温暖的光,像是在为这份“靖倭安海、盛世永固”的盛景,送上无声的祝福。
虫洞的痕迹早已消散在时光长河里,只留下海疆的长久太平与百姓的安居乐业。从陈家洛的奇兵擒首,到施琅的水师掌控,从胤禟的统筹全局,到康熙的英明决策,每一个人都在为大清的安稳付出努力。这份凝聚了智慧、勇气与忠诚的力量,不仅彻底平定了倭患,更铸就了大清盛世的坚固根基,让“国泰民安”的愿景,在东海之上、在百姓心中,长久扎根、熠熠生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