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病愈请命托红花(1 / 3)

加入书签

一场秋雨过后,四爷府的庭院终于褪去了连日的沉寂。英台彻底痊愈的这日,天朗气清,金黄的银杏叶被暖阳镀上一层柔光,随风落在青石板路上,铺成一片细碎的锦绣。胤禛亲自扶着英台的手臂,慢慢走在庭院中,他掌心的温度透过衣袖传来,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珍视——这几日悬着的心,总算随着英台渐好的气色彻底落了地。

“慢点走,别累着。”胤禛见英台脚步稍快,连忙轻声叮嘱,又顺手为她拢了拢肩上的素色披风。英台笑着点头,目光扫过院角新开的几株雏菊,语气里满是轻松:“总躺着才累呢,出来走走,倒觉得浑身都舒坦了。”待二人在石凳上坐下,喝了盏温热的花茶,见英台气色已然平稳,胤禛便提议:“咱们今日入宫向父皇请安吧,他这几日也常问起你的情况。”英台欣然应允,当即让人备了些刚晒好的京西夜市新茶,作为伴手礼。

乾清宫暖阁内,松烟香袅袅升起,与窗外的桂花香交织在一起。康熙正低头批阅奏折,听闻胤禛与英台前来,当即放下朱笔,抬眼望去时,见英台面色红润、眼神清亮,不由得笑道:“看来这几日静养颇有成效,气色比之前好了太多!朕总算不用每日听胤禛在朕面前念叨‘英台还没好透’‘太医的方子得再调调’了。”

胤禛闻言,耳尖微微泛红,难得露出几分赧然;英台则上前福身,声音温婉却有力:“谢父皇挂心。臣妾能痊愈,多亏了太医用心得当,府中众人照料周到,更有胤禛日夜陪伴,臣妾心中感激不尽。”

寒暄过后,暖阁内的气氛渐渐沉静下来。英台知道此时提及正事最为妥当,便话锋一转,语气多了几分郑重:“父皇,臣妾病中与胤禟闲聊时,曾谈及东南海防与琉球之事。臣妾以为,若想稳妥收服琉球,不可贸然行事,需先派人摸清当地情形——一来要知晓琉球王室的真实态度,毕竟归附之事需双方心甘情愿;二来要查清倭寇在琉球的据点与补给线路,他们常年借琉球海域骚扰商船,若不连根拔起,即便琉球归附,东南仍难安稳。”

康熙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上的奏折,若有所思地开口:“你说得有道理,只是派谁去探路合适?朝臣虽熟悉礼制,却不懂沿海水路;水师将士虽懂海战,却容易引起琉球与倭寇的警觉……”

“臣妾倒有个人选。”英台接过话头,语气坚定,“江湖中有个‘红花会’,首领陈家洛为人正直、心怀家国,手下弟兄多是东南沿海出身,熟悉海路、擅长侦查,且常年与倭寇周旋,对他们的行踪习性了如指掌。此前京西夜市筹备时,红花会也曾暗中帮忙维持秩序,劝退过不少寻衅滋事的地痞,可见其并非不愿与朝廷合作。若能请他们先去琉球探路,定能事半功倍。”

“红花会……”康熙沉吟片刻,缓缓点头,“朕倒听过这名号,据说他们在江南一带声望颇高,专管民间不平事,前年福建水师围剿倭寇时,也曾有红花会的人暗中相助,提供了不少倭寇的藏身之处。只是江湖势力素来崇尚‘自由’,不受朝廷约束,他们肯应下这桩关乎藩属的大事吗?”

“臣妾愿亲自去劝说陈家洛。”英台语气笃定,说着便从随身的锦囊中取出两支精致的手枪——枪身缠着一层柔软的鹿皮,既防滑又能隐蔽金属光泽,枪管细长却透着冷冽的锋芒,枪柄处还贴心地刻了防滑纹路。她将手枪轻轻放在御案上,解释道:“这是此前军械坊改良的便携手枪,射程可达五十步,装填弹药方便,近距离突袭时比刀剑更具优势。若能将此物送给陈家洛与红花会,既能助他们应对倭寇时多一层保障,也能让他们看到朝廷的诚意与合作的益处——毕竟,江湖人虽重情义,却也需实际的助力。”

胤禛在一旁补充道:“儿臣已让人备好十支手枪,连同配套的弹药、保养工具与隐蔽枪套一同存放在府中暗库。待英台与陈家洛谈妥,便让府中精锐暗卫护送武器前往红花会总舵,确保途中万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