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文会(3 / 3)

加入书签

孙秀才这才正眼打量王明远。

少年一身洗得发白的靛蓝直裰,料子是最寻常的土布,袖口还带著浆洗过度的毛边。

然其身量挺拔如新竹,面容清俊,眉宇间一股沉静之气与农家子弟常见的瑟缩迥异,尤其那双眸子,澄澈明净,不卑不亢地迎视著他,竟让见惯了富家子弟骄矜之態的孙夫子也生不出厌烦之心。

“既习举业,《论语》《大学》乃根基。”

孙秀才端坐迴廊小案后,隨手拈起一枚玉竹镇纸,语带机锋。

“《论语为政》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何解此罔、殆二字,当置於举业之中,又当如何避之”

王明远略一沉吟,声音清朗:

“回山长,罔者,迷惘而无所得;殆者,空疏而近危殆。

於科举而言,若只死记硬背经传章句,不深思其义理贯通、时务印证,则如入宝山空手归,临场遇变题必罔然失措,此谓学而不思之害。

若只空谈性理,妄发议论,不扎根基业,不熟制艺格式,则如沙上筑塔,文章必浮泛空洞,易被黜落,此谓思而不学之危。

避之之道,当以经义为骨,时务为肉,思学並重,骨肉匀停,方得文章之体。”

孙秀才眉梢微挑,未置可否,又拋一问:

“《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然则『明德』与『亲民』,孰先孰后何以贯之”

“德为本,民为用,止善为归。”

王明远答得从容,

“『明德』乃修身內省之功,如活水之源;『亲民』乃推己及人、经世致用之效,如江河之行。

无源则流竭,无流则源腐。二者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贯之者,惟『诚意正心』四字。

意诚则德明,心正则-民亲,终归於『止於至善』之境。此亦如朱子所训,『格物致知』为始,『治国平天下』为终,其间脉络,皆在『修身』一环承转。”

孙秀才听罢,抚须良久,眼底那丝轻慢终是褪去,化作一声喟嘆:

“文启兄,好眼力!此子根基之厚,析理之明,已非寻常蒙童可比。更难得心性沉静,言必有据。依老夫看,”

他转向赵文启,语气诚挚了几分,“明年县试,大可下场一试锋芒了!”

赵夫子脸上並无得色,只微微頷首:“伯安兄慧鉴。明远学问確已粗通,正欲让他早入科场,如新铁淬火,於挫磨中见其脆性,於败绩中知其不足。不期少年得意,但求百炼成铁。”

-----

希望各位读者大大们能多多评论,多多追更,小子王明远在此感激不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