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同窗邀请(2 / 3)

加入书签

,两人便跑到镇西一处高门大院前。朱漆大门上悬著黑底金字的匾额——“镇远鏢局”。

门口两尊石狮子威武雄壮,几个穿著利落短打的汉子正在门前空地上活动筋骨,目光锐利地扫过行人。张文涛熟门熟路,拉著王明远从侧门往后院跑了进去,一边跑一边喊:“娘!祖母!明远来啦!”

绕过影壁,眼前豁然开朗。

一位穿著絳紫色绸面夹袄、面容和善圆润的妇人(张文涛之母刘氏)和一位满头银丝、拄著拐杖、眼神却依旧清亮的老妇人(张文涛的祖母)已在正厅廊下含笑等候。

王明远连忙停下脚步,规规矩矩地站定,依照这些时日学到的礼仪,对著两位长辈叉手行了一礼,声音清朗:“后辈王明远,见过老夫人,见过伯母。叨扰了。”

这一礼虽带著孩童的稚气,却动作標准,態度不卑不亢。张老夫人和张氏眼中都流露出明显的讚许和喜爱。

张氏连忙上前虚扶一把,笑道:“好孩子,快別多礼!涛儿在家总提起你,说你在学堂里帮衬他,快进来暖和暖和!”

张老夫人也笑眯眯地点头:“是个懂礼的好孩子,快进来吧,外面冷。”

厅堂里暖意融融,炭盆烧得正旺。

两位长辈显然对儿子的这位“第一个邀请回家”的朋友极为重视,桌上已摆满了精致的点心和乾果。

寒暄几句,问了问王明远的年岁和家中情况后,张氏便体贴地笑道:“好了,你们小哥俩自去玩耍说话吧,饭食好了再叫你们。”

张老夫人也慈祥地挥挥手:“去吧去吧,让涛儿带你看看他的宝贝玩意儿。”

没了长辈在旁,张文涛彻底放鬆下来,拉著王明远直奔他住的东厢房。一进门,他便献宝似的打开一个樟木箱子:“看!这都是我爹给我做的!”

箱子里琳琅满目:一把打磨光滑、缠著牛筋的小巧弹弓;一柄未开刃、但形制极为精巧的柳叶形小匕首,配著同样小巧的牛皮鞘;还有用上好硬木雕成的骏马、小舟、栩栩如生的鸟儿……件件都透著用心和巧思。

“这是我爹去年走鏢回来给我做的弹弓,可结实了!你看这牛筋……”

“这小刀鞘上的纹,是我爹亲手刻的!他说等我再大点就能用了……”

“这木马!跑起来軲轆还能转呢!”

张文涛拿起一件件玩具,如数家珍,胖乎乎的小手抚摸著它们,眼中充满了对父亲的崇拜和依恋。

王明远拿起那匹木雕小马,马鬃马尾刻得丝丝分明,四个小木轮转动灵活,关节处榫卯结构严丝合缝。他心中暗暗惊嘆:这时代的匠人手艺,当真了得! 这些玩具的精致程度,远超他前世对“古代玩具”的粗浅想像。

两人摆弄著玩具,话题不知不觉又转回了学堂。

“明远,”张文涛摆弄著小木刀,忽然压低声音问,“你知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去镇东头孙秀才那书院读书,反倒来赵夫子的蒙学啊”

王明远一愣,摇摇头:“不知道……”

“我爹跟我说的!”张文涛脸上露出一种分享秘密的郑重,“赵夫子他……其实本事大著呢!本来早该中秀才的!”

“哦”王明远被勾起了好奇心。

“第一次考那年,他爹突然没了,得守孝,错过了!”

“第二次考,临考前,他娘又病故了……”

“好不容易熬到第三次,他自己在考棚里又染了风寒,烧得昏昏沉沉,文章都没写完……”

张文涛小大人似的嘆了口气,胖脸上满是惋惜:

“唉,你说这命……咋就这么背呢我爹说,赵夫子那学问,教孙秀才那书院都绰绰有余!可惜时运不济,功名就卡在童生上了。后来心灰意冷,就开了这蒙学……不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