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一定要把事情弄个水落石(1 / 2)

加入书签

果实饱满圆润,大小均匀一致,每个颗粒仿佛都在诉说着生命力的故事。

至此终于可以彻底放心,之前的顾虑烟消云散了。

“真是名不虚传啊!神农出品就是棒!”萧永东由衷地感慨道。

接着拿起一颗放进嘴里慢慢咀嚼。

那股清新甜蜜的滋味在口腔中久久不能散去。

闭上双眼享受着此刻的美好体验,原先心头所有的怨气逐渐平复下来。

西北方某地。

一辆不起眼的小汽车正行驶于乡间小路上。

外表看似寻常,实则里面装有各种录像装置。

两位男士坐在车内商量下一步行动。

他们正是来自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记者。

此次行程目的地定位于靖远县,目的是调查这里大规模存在的使用硫磺熏制枸杞现象。

作为一名有着责任感的职业人士,二人受命前去深入调查此事件。

为了避免引起对方警觉,没有采用平时外出拍摄专用设备车辆。

而是选择用普通的车辆来进行隐蔽式的采访工作。

“这个地方共有约28万亩用于种植枸杞的土地分布在其下辖十四个乡镇范围内……”其中一位名叫柳文保的记者在查看资料时不禁叹了一口气。

一旦举报属实的话,那么市场上该会有多少劣质产品混迹其中啊。

对于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来说将造成多么严重的损害啊。

“一定要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才行。”

他对同伴表示说。

“当然要这么做啦,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另一方赞同道。

随着车辆继续前行,很快他们来到了靖远处。

不用下车便能远远看到遍野满山红彤彤一片片挂满果实的田地景象。

还有许多人在田野间忙碌着。

此处居民主要依靠种植枸杞维持生计。

当下行情较好,因此大家都能够赚取一笔不小的收入。

之所以如此受到欢迎的原因在于其果实具有个头大且结实、色泽明亮、甜味浓郁的特点深受顾客青睐。

但在业内人士的口中了解到,有些商家会使用像亚硫酸盐这样的化学物质来改善产品的外观。

在当地市场上,记者柳文保等人真的找到了这些所谓的“改良品”。

摊主们都很热情,话也多,可是一提到是否使用了焦亚硫酸钠,他们的回答出奇地一致:坚决否认。

他们很清楚焦亚硫酸钠不是随便就能添加的东西,但为了能卖出更高的价格,大家都偷偷地加上这种化学制品。

有一次,柳文保在农场附近的水沟边偶然遇见了一位正在使用焦亚硫酸钠的商贩,并得知头批和二批采摘的枸杞不用加太多,否则看起来太假了。

到了第三批枸杞收获时,因为天气变冷,就需要大量使用这种化学品才能让枸杞看上去鲜艳诱人。

这个商贩还透露说,之所以往枸杞里掺入焦亚硫酸钠,主要是为了让那些长得不够好看的枸杞也能卖出去赚更多的钱。

有些人直接坦白道,他们明白按照规定不能这么干,虽然格尔木市每年都有检查,但为了不赔本,大家还是会照用不误。

接下来,柳文保又在被誉为“枸杞之乡”的五合镇市场听到了一个新名词——硫磺。

当探访到靖远县的一些乡村时,商贩们告诉他,刚摘下来的枸杞要用一种叫作“亚纳碱水”的东西先洗一遍,这样晒干后的果实才会更鲜亮。

可是,如果碰上下雨天,即便是经过焦亚硫酸钠处理的枸杞也可能出现问题。

这时候,硫磺熏蒸就成了他们的秘密武器。

八月份气温偏低时,光照不足同样会影响枸杞的质量,解决办法仍然是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