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星夜驰援 千里奔袭(1 / 2)

加入书签

边关告急的烽火,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整个大衍朝堂。宣政殿内的鎏金铜柱在晨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却挡不住殿内此起彼伏的争论声,几乎要掀翻巍峨的穹顶。主战、主和、主守三方各执一词,唾沫星子飞溅,谁也无法说服谁。而所有争论的焦点,最终都汇聚在“谁人挂帅”这个足以影响国祚的关键问题上。

“陛下!三殿下文韬武略,心怀天下,正值壮年,锐气勃发!”李弘一派的吏部侍郎率先出列,手持玉笏,躬身力谏,“西域蛮夷不知天高地厚,竟敢犯我大衍疆土!若由殿下亲临西境,亲掌帅印,必能鼓舞三军士气,扬我国威,一举荡平西域宵小,收复失地!”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有七八名官员附和,齐声称赞三皇子的才能,恳请皇帝应允。李弘站在队列前方,身着亲王蟒袍,身姿挺拔,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谦逊,垂眸不语,仿佛对这唾手可得的兵权毫不在意,实则眼底早已闪过一丝志在必得的光芒。

“不可!”以老成持重着称的枢密使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出列,语气坚定,“三殿下虽天资聪颖,饱读诗书,然终究未经战阵,缺乏实战经验。玉门关乃国之西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此役关乎西境安危,乃至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不容有失!老臣以为,当遣久经沙场之老将前往,如镇西将军王贲!王将军戎马一生,平定过南疆叛乱,镇守过北境边关,经验丰富,沉稳可靠,定能不负陛下所托!”

“王将军年事已高,须发皆白,恐难当长途奔袭之苦!”李弘一派的兵部郎中立刻反驳,语气带着几分轻蔑,“西域地势复杂,气候恶劣,长途行军对体力与精力要求极高。王将军已是花甲之年,若中途病倒,岂不是动摇军心?此事万万不可!”

“你……”枢密使气得吹胡子瞪眼,却一时语塞。王贲将军确实年事已高,这是不争的事实。

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有人下意识地想要提及靖安侯——谢景宸的父亲,那位曾镇守西境多年、威名远扬的名将。但话到嘴边,却想起靖安侯世子正因林逵之死案被软禁在府中,此刻举荐其父,无疑是触怒龙颜,只能硬生生将话咽了回去,神色尴尬。

龙椅上的皇帝身着明黄龙袍,面容沉静得如同深潭,目光缓缓扫过下方争论不休的群臣,偶尔落在垂眸不语的李弘身上,眼神深不见底,让人猜不透他心中的真实想法。他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发出规律的“笃笃”声,在嘈杂的大殿内格外清晰,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让争论声渐渐平息下来。

就在这僵持之际,一位素来与靖安侯府交好、且掌管部分舆图堪舆之事的官员出列,手持玉笏,朗声道:“陛下,臣有一言,愿冒死进谏。臣以为,挂帅之人,不仅需勇武过人、深谙兵法,更需对西域地理、风土人情乃至其内部纷争有所了解。臣近日查阅旧档,发现西域乌斯、车师、且末三部,其王庭近年皆有异动,各部之间矛盾重重,且与一些神秘的宗教势力‘火罗教’过往甚密。此教信奉火神,行事诡秘,手段狠辣,在西域诸部中影响力极大。此番出兵,若能知己知彼,针对其内部矛盾加以利用,分化瓦解,或可事半功倍,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他这番话,看似是在分析战局,实则巧妙地将“西域内部矛盾”与“神秘宗教”的概念抛了出来,与之前谢景宸、殷璃通过沈墨暗桩散播的消息隐隐呼应,不动声色地提醒皇帝,这场战争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的阴谋。

紧接着,又有一位御史出列,躬身道:“陛下,臣闻西域胡商萨比尔,于边关战事爆发前三日匆匆离京,行迹十分可疑。其商队对外宣称‘前往西域采买货物’,却带走了所有核心成员与三辆密封严密的马车,去向不明。更有甚者,京中近日出现多名陌生西域面孔,这些人形貌精悍,腰间暗藏兵刃,不似寻常商旅。他们昼伏夜出,暗中打探‘星图’‘古玉’等前朝禁忌之物,行踪诡秘。臣恐此番边衅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