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搜神记?卷六(3 / 8)
跑,到丹徒县时被越人杀死,正应了掉进泗水的征兆。京房在《易传》里说:“违背亲属情义,就会出现白乌鸦和黑乌鸦在国内争斗的怪异现象。”后来燕王刘旦谋反时,又有一只乌鸦和一只喜鹊在燕国王宫的池塘边争斗,乌鸦掉进池塘里死了。《五行志》认为楚王和燕王都是皇室骨肉、藩属大臣,却骄横放纵,谋划不义之事,所以都出现了乌鸦、喜鹊争斗而死的征兆。他们行为相同,征兆也相合,这是上天和人间明确的表现。燕王的阴谋还没发动,就独自在宫里自杀了,所以只有一只乌鸦(且和水相关)死了;楚王狂妄地起兵反叛,军队在野外大败,所以很多乌鸦(且和金相关,象征兵器)死了,这是天道精妙的体现。京房在《易传》里说:“专权征伐、劫杀他人,就会出现乌鸦和喜鹊争斗的怪异现象。”
汉景帝十六年,梁孝王在北山打猎,有人献上一头牛,牛的脚从背上长了出来。刘向认为这是和牛相关的灾祸征兆,意味着君主内心思虑混乱,对外又过度征发土木工程,所以牛出现了异常。脚从背上长出来,是
汉武帝太始四年七月,赵国有条蛇从城外爬进来,和城里的蛇在孝文庙里争斗,结果城里的蛇死了。两年后的秋天,发生了卫太子(刘据)的事件,这件事是从赵国人江充(汉武帝宠臣,奉命查巫蛊案,陷害卫太子)引发的。
汉昭帝元凤元年九月,燕王宫里有只黄鼠狼叼着自己的尾巴,在王宫的端门里跳舞。燕王过去看,黄鼠狼还是照样跳。燕王让官吏用酒和干肉祭祀黄鼠狼,可它还是跳个不停,跳了一天一夜后死了。当时燕王刘旦正在谋划谋反,这是他将要死亡的征兆。京房在《易传》里说:“惩罚人时不体谅实情,就会出现黄鼠狼在门口跳舞的怪异现象。”
汉昭帝元凤三年正月,泰山郡芜莱山南边传来几千人的喧闹声。百姓过去看,发现有块大石头自己立了起来,高一丈五尺,粗四十八围(“围”是古代计量周长的单位,一围约等于一个人两臂合抱的长度),埋进地下八尺深,聚集在它旁边,这是汉宣帝(刘询)后来中兴汉朝的祥瑞征兆。
汉昭帝时期,上林苑里有棵大柳树断了倒在地上,一天早上突然自己立了起来,还长出了枝叶。有虫子啃食树叶,咬出的痕迹形成了文字,写着“公孙病已立”(“公孙病已”是汉宣帝的原名,他当时流落民间,后来继位)。
汉昭帝时期,昌邑王刘贺(后来的海昏侯)看见一只大白狗,戴着“方山冠”(汉代一种官员戴的帽子)却没有尾巴。到东汉熹平年间,皇宫里有人给狗戴上帽子、系上印绶带取乐,有一只狗突然跑出来,冲进司空府的大门,看到的人都很惊讶。京房在《易传》里说:“君主行为不正,大臣想要篡权,就会出现狗戴着帽子跑出朝堂大门的怪异现象。”
汉宣帝黄龙元年,未央宫的辂軨(古代车厢上的部件)里,有只母鸡变成了公鸡,羽毛变了,但不会打鸣,不会带领鸡群,也没有鸡距(公鸡脚后面突出的尖刺)。汉元帝初元元年,丞相府史官家里的母鸡在孵蛋时,渐渐变成了公鸡,长出了鸡冠、鸡距,会打鸣,还能带领鸡群。到汉元帝永光年间,有人献上一只长着角的公鸡。《五行志》认为这些都是王氏(王莽家族)将要篡权的征兆。京房在《易传》里说:“贤能的人处在昏暗的时代,知道时势艰难却受到伤害,或者奸臣当权,就会出现公鸡长角的怪异现象;妇人干预朝政,国家不安定,母鸡像公鸡一样打鸣,君主就会失去荣耀。”
汉宣帝时期,燕国和泰山一带,有三个男人共同娶了一个妻子,生了四个孩子。等到要分割妻子和孩子时,没办法平均分,就闹到官府打官司。廷尉范延寿判决说:“这不符合人伦常理,应该按照禽兽‘随母不随父’的规则来处理。”于是请求处死三个男人,把孩子还给母亲。汉宣帝感叹道:“处理事情何必拘泥于古代礼法,像这样判决,既符合道理,又能平息人情纠纷。”范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