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读血书伤情思旧友 闻凶信仗义访良朋(3 / 4)

加入书签

么押到房州,来回折腾,这像话吗?都怪四哥总看天象,说要等什么‘度数’,又讲什么‘课上孤虚’,所以才耽误到现在,这简直是养着毒疮不处理,等将来武氏的势力越来越大,就更难动手了!”

二公子文蒒、三公子文萁也一起说:“要是武氏能好好安顿主上,我们还能再忍几天,等等消息;要是她有半点对主上不好的动静,管他什么天文占卜,我们就跟五弟、承志哥哥一起杀进长安,保证把武氏一伙斩草除根,让她知道咱们文家的厉害!”

四公子文菘劝道:“两位哥哥和五弟别着急!现在代表主上的紫微垣已经透出一点微光,代表武氏的‘心月狐’光芒则是一天比一天弱,看来武氏的气数快尽了,大概再等三五年,起事一定能成功。现在要是轻举妄动,就是违背天意,不光会害了自己,对主上也没好处。当年九王爷起兵失败,不就是现成的教训吗?”

大公子文芸问:“我记得前年四哥你还说武氏的罪孽很快就满了,怎么现在又说要等三五年?这是为啥?”

文菘回答说:“当年我说武氏罪孽满了,是因为‘心月狐’的光芒已经退了;可没想到最近它忽然又冒出一道奇怪的光,把紫微垣的光压住了,让紫微垣没法完全透出来,所以我才说还要等三五年才能动手。这道奇怪的光,我听说那些胡乱猜测的人都说是武氏‘回光返照’,却不知道其实是她偶然做了点顺应天意、积累善德的事,才感召来的。”

余承志问:“武氏到底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好事,能让天象有这种变化?”文菘说:“我为这事琢磨了好久,一直不知道这道奇光是从哪儿来的,后来看到她下了一道恩诏,才猜到大概是这道诏命感召来的。”

余承志追问:“怎么见得呢?”文菘解释说:“她因为要过七十岁生日,就下了一道恩诏。里面除了按惯例减免赋税、减轻刑罚、增加科举录取名额、给官员升职这些事,还专门针对妇女加了十二条恩惠,比如表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女子,掩埋无主的尸骨,释放宫里的宫女,供养守寡的妇女,设立免费药局,修建纪念贞洁女子的祠堂,还有开办赡养老妇人的‘养媪院’、收养孤女的‘育女堂’之类的事,这些都是以前从没见过的大恩典。”

“这道诏命一发布,天下官员肯定会照着办,一下子救了不少人的命,帮了无数受苦的人。活着的人受了恩惠,死去的人也会感念她的好,世上原本很多压抑悲伤的气氛,突然变成了和善的气息。这种情况,怎么会不感召上天、带来祥和呢?那道奇光,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出现的。”

“可她之前杀了太多人,造的孽太多,就算有这一点好运气,三五年内也会消完。现在正是她这道‘奇光’的风头,绝对不能轻举妄动!五弟要是不信,不出几天,肯定会有验证。”

余承志好奇的问:“请问怎么个验证法?”文菘说:“我这几天连夜观察天象,发现陇右那边,好像有打仗的迹象,但那股气象很微弱,肯定会失败。我猜,这一定是陇右的史伯伯(史逸)误信了谣言,以为武氏是‘回光返照’,想独自起兵帮主上复位、立这个大功,却不知道这么冲动行事,会有杀身之祸!”

几人正说着,外面就传来各处的文书通报,都说陇右节度使史逸谋反,太后特意派了三十万精兵,让大将武九思去征讨。大家听了,都佩服文菘看天象看得准。

这时,余承志担心地说:“史伯伯要是真的打了败仗,可惜骆家兄弟那两个年轻有为的人,他们投奔了史伯伯,不知道会怎么样。”

文芸问:“你说的是骆宾王伯伯的儿子吗?你怎么知道他们在陇右?”余承志回答说:“当年我父亲和骆叔叔一起起兵的时候,我和骆家兄弟都在军营里。后来军队损失太大,局势没法挽回,我父亲就让我来淮南投奔你们,让骆家兄弟去陇右投奔史伯伯。现在史伯伯要是败了,他们肯定也被卷在里面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