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观奇图喜遇佳文 述御旨欣逢盛曲(1 / 7)
书接上回,唐敏拿出一篇序文,就对小山说:“这序是太后写的,你看太后多爱惜人才!”
小山接过来,看到序文里写:
前秦苻坚时期,秦州刺史扶民窦滔的妻子苏氏,是陈留令武功人苏道质的三女儿。
她名叫蕙,字若兰,聪明有见识,容貌秀丽,性格谦逊沉静,不追求名声地位。十六岁嫁给窦滔,窦滔很爱她。但苏氏性子有点急躁,还挺爱嫉妒。
窦滔字连波,是右将军于真的孙子、朗的二儿子。他风度神采出众,精通经史,文武双全,当时的人都很推崇他。苻坚很信任他,并让他担任重要职务,他历任多个高位,政绩都不错。后来调任秦州刺史,因为违背了苻坚的旨意,被贬到敦煌戍边。后来苻坚攻克了晋朝的襄阳,担心那里有危险,因为看中窦滔的才能谋略,就下诏任命他为安南将军,让他留下镇守襄阳。
起初,窦滔有个宠爱的姬妾叫赵阳台,歌舞技艺没人能比得上。窦滔把她安置在别的地方。苏氏知道后,就找到赵阳台,并把她抓起来鞭打羞辱,窦滔对此是心里很不满。赵阳台又专门找苏氏的短处,不断在窦滔面前说她坏话,窦滔就更加怨恨苏氏了。当时苏氏二十一岁。
等到窦滔要去镇守襄阳的时候,便邀请苏氏一起去,苏氏还在气头上,就不肯跟他走。于是,窦滔就带着赵阳台去赴任了,从此和苏氏断了音信。
苏氏对此是又后悔又伤心,就织了一幅回文锦缎。锦缎上五彩相衬,光彩夺目,长宽八寸,上面题了两百多首诗,共八百多字,不管横着、竖着、反过来读,都能成文章,字的笔画还没遗漏。才情之高,超过古今。这幅锦缎名叫《璇玑图》。但读者大多读不懂。苏氏笑着说:“这文字辗转曲折,自有它的意思,不是懂我的人,根本读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于是派老家仆把锦缎送到了襄阳。
窦滔看了锦缎,瞬间就被它的绝妙所感动,于是就就把赵阳台送回了关中,然后准备了车马随从,用隆重的礼节把苏氏接到了汉南,之后两人感情比以前更好了。
苏氏写的文章有五千多字,可惜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文字大多散佚了,只有这锦字回文广泛流传于世。我(太后)处理朝政之余,就喜欢研读古籍,翻书的时候偶然看到这幅图。于是记述若兰的多才,又赞美连波能悔过,所以写下这篇记,姑且留着给后人看看。大周天册金轮皇帝作。
小山看完序文,就问唐敏:“叔父,太后因为喜欢苏蕙的绝世才情,才为《璇玑图》写了这篇序,可这怎么引出一段新鲜事呢?”
唐敏说:“这篇序文刚发布没多久,外面就有个叫史幽探的才女,用五种颜色把《璇玑图》标出来,分成了六部分,合起来又是一整幅,从中读出了无数首诗,正好符合苏蕙当初制图的本意。这事儿刚传开,又有个叫哀萃芳的才女,在史幽探分的六图之外,又分出一图,也读出了几百首诗。这些诗传到宫里,上官昭仪就把它们呈给了太后,太后因此下了一道圣旨,这可是自古以来都没有的盛典。我把这图匆匆抄下来了。”
说着,唐敏就拿出图来。小山接过来,只见上面写着:
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发声悲摧藏音和咏思惟空堂心忧增慕怀惨伤仁
芳廊东步阶西游王姿淑窕窈伯邵南周风兴自后妃荒经离所怀叹嗟智
兰休挑林阴翳桑怀归思广河女卫郑楚樊厉节中闱淫遐旷路伤中情怀
凋翔飞燕巢双鸠土迤逶路遐志咏歌长叹不能奋飞妄清帏房君无家德
茂流泉情水激扬眷颀其人硕兴齐商双发歌我兖衣想华饰容郎镜明圣
熙长君思悲好仇旧蕤葳粲翠荣曜流华观冶容为谁感英曜珠光纷葩虞
阳愁叹发容摧伤乡悲情我感伤情徵宫羽同声相追所多思感谁为荣唐
春方殊离仁君荣身苦惟艰生患多殷忧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