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步玉桥茂林观凤舞 穿金户宝殿听鸾歌(2 / 3)

加入书签

人脸蛇身,一条蛇尾巴盘在头上,衣服帽子和说话方式跟中原没啥两样,举止面貌也挺文雅。走进城里,街道虽然有十几丈宽,但来来往往做买卖的人还是挤得水泄不通。集市上卖的凤卵,就像别处的鸡蛋一样,摆得到处都是。

忽然听见一阵吆喝声,街上的人都往两边闪开了。只见一个人手拿一把黄伞,伞上写着“君子国”三个大字,伞,戴着金冠,腰里佩着剑,还有好多随从跟着,骑着一只文虎过去了。

接着又有一把伞,写着“女儿国”,伞下是另一位国王:生得眉清目秀,皮肤白皙、嘴唇红润,头戴插着雉尾的帽子,穿着五彩的袍子,骑着一头犀牛,也有不少随从簇拥着走过。

唐敖说:“这时候君子国和女儿国的两位国王突然到这儿来,不知道是为啥?难道他们都归轩辕国管,是来朝贺的?”

多九公说:“他们各自占据一方,向来没有谁管着谁的说法。这次过来,大概是平时关系好,特意来拜访的吧。”

唐敖摇摇头说:“我记得咱们从今年正月到海外,经过的国家,先是君子国,接着是大人国、淑士国……一直到女儿国,总共三十个国家。走了九个月才到这儿。要是君子国国王来这儿,往返岂不是要一年半?这么远的路,要说是特意来拜访,恐怕不太可能。”

多九公说:“咱们因为要卖货,不管路远不远,只挑有商贩往来的地方绕着走,走的不是直路,所以耽误了时间。他们直接来直接去,哪用得了那么多天。之前咱们在君子国跟吴氏兄弟聊天时,他家仆人就说过‘国王要去轩辕国’;前阵子在女儿国,若花侄女在宫里,也跟林兄说过国王要来轩辕国。可见这两位国王都是在咱们之后出发的,却比咱们先到。直接往返,这就是明证啊。不过这两个国家到底为啥来这儿,我还是去打听打听吧。”

没过多久,多九公回来道:“咱们来得可真巧。这儿的国王是黄帝的后代,向来品德高尚。周边邻国不管远近,都跟他处得好。而且他这人有求必应,特爱帮人调解纠纷,只要有两国争斗,他就去劝和,海外因此少了很多战乱,救了不少人命。今年正好是他一千岁整寿,臣民们都献上戏曲表演为他祝寿,远近各国也都来庆贺。明天就是寿辰,今天各国都在千秋殿提前庆祝,摆了盛大的宴席,殿外还有几十处戏曲班子在演戏。不管军民,都能进去看,这是‘与民同乐,一起享受长寿’的意思。咱们要不要也去看看?”

唐敖听了特别高兴,立刻迈步就走,问道:“九公,这地方的国王怎么能活一千岁呢?”多九公说:“我记得古人说‘轩辕国的人,活不到八百岁都算短寿’,看来一千岁在这儿还不算高寿呢。”唐敖道:“这么说来,轩辕国的人就算不是大罗神仙,也算得上地仙了。当年轩辕黄帝骑龙上天,大臣们舍不得,有的拉着龙须被带下来,有的抱着他的弓大哭。那些大臣既然想跟着去,何必哭成那样?要是凡心没断,就算能跟着去,又有什么用?倘若真下定决心,心如死灰,哪儿去不得,何必拉着龙须求依附?实在可笑!”多九公问:“难道今天唐兄你也心如死灰了?”唐敖道:“何止今天!”多九公笑着说:“唐兄又要犯迷糊了!”

两人说着笑着,迎面有座高耸的牌楼,霞光四射、金碧辉煌,上面有四个金字“礼维义范”。穿过牌楼,又是一座金门。走过金门,才看到千秋殿。这殿大概有十几丈高,特别宽敞,四面都是亭台楼阁,把千秋殿围在中间。各处音乐不断,接连响起,都是戏曲班子在演戏。唐敖一心想看看国王,根本没心思看戏,所以便径直前往千秋殿。只见殿外立着一对青鸾,身高六尺,尾长一丈,形状像凤凰,浑身青翠,叫声悠扬婉转,就像五种乐器一起演奏似的。唐敖道:“怪不得古人把鸾鸟叫‘鸾歌’,真比歌手唱的还好听。九公,你看那个身形稍小的,怕是雌鸾吧?为啥雄鸾叫它也叫,雄鸾不叫它也不叫呢?”多九公道:“那个小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