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徽州府烈妇殉夫 泰伯祠遗贤感旧(3 / 5)

加入书签

儿家劝她。

王玉辉则是留在家里,还跟往常一样看书、写字,等着女儿那边的消息。可老伴怎么劝,女儿都听不进去。每天照常梳妆打扮,陪母亲坐着,就是一口饭、一口水都不吃。母亲和婆婆想尽办法劝她,她还是什么都不吃。饿到第六天,已经起不了床了。母亲看着女儿这副模样,心疼得肝肠寸断,自己也病倒了,被人抬回了家。

又过了三天,半夜二更的时候,几个人举着火把来敲门,大声喊道:“三姑娘已经绝食八天了,今天中午过世了!”老伴听了,当场哭得昏死过去,好不容易被救醒,又接着大哭不止。王玉辉走到老伴床前,说:“你这老太婆真是死脑筋!三女儿现在已经成仙了,你哭个啥?她这死得好,我将来只怕还没她这么好的机会,能留下个好名声呢!”说完,就仰天大笑:“死得好!死得好!”大笑着就走出了房门。

第二天,余大先生听说了三姑娘绝食殉夫的事,心头十分震惊,心里也特别难过。他马上准备了香烛、纸钱和猪头、公鸡、鲤鱼等祭品,赶到灵堂祭拜。拜祭完回到衙门,余大先生就立刻吩咐文书官员准备材料,向上面申请表彰这位烈妇。余二先生也帮忙连夜赶写文书,加急呈报上去。之后,余二先生还亲自带着祭品来祭奠。

当地府学、州学、县学的师生们,看到两位老师对这件事这么重视,也纷纷前来祭奠,人数多得数不过来。两个月后,上级批准下来,同意将三姑娘的牌位放进烈女祠,并在她家门前修建牌坊。

到了入祠那天,余大先生邀请了知县,安排好仪仗队伍,就准备护送烈女牌位进祠。全县的绅士、读书人都穿着正式的礼服,步行着跟随相送。当天牌位安放妥当后,知县、府学官员、余大先生、全县乡绅、师生、两家亲戚、本族的人依次进行祭祀,整整祭了一天。之后,大家就在明伦堂摆下宴席。

师生们想请王玉辉来宴席上坐首席,说他养出这么出色的女儿,为社会的道德伦理增添了光彩。但王玉辉此时心里反而更加悲伤了,推辞不肯来。众人在明伦堂吃完酒席就散去了。

第二天,王玉辉就来到学校官署感谢余大先生。余大先生和余二先生都在,就留他吃饭。吃饭时,王玉辉说:“我在家每天看着老伴悲痛哭泣,我心里实在受不了,就想着出去游历一段时间散散心。又觉得,要游历就去南京最好。那里有很多大书坊,说不定能让他们帮忙刻印我写的三部书。”

余大先生说:“老哥想去南京,可惜虞博士已经离开了。要是虞博士还在南京,看了你的书,再称赞几句,书坊肯定抢着刻印。”余二先生说:“您要去南京,哥写几封信,给少卿表弟和绍光先生,他们说话很有分量。”余大先生马上高兴地写了几封信,分别写给庄征君、杜少卿、迟衡山、武正字等人。

王玉辉年纪大了,走不了长路,就乘船从浙江严州出发,沿着西湖一路前行。一路上,看着山水景色,他总是想起死去的女儿,心里满是悲伤。

等船到了苏州,正要换船赶路时,他突然想到:“我有个老朋友住在邓尉山里,他特别喜欢我写的书,我不如去看看他。”于是,他便先把行李寄存在山塘的一家饭店,打算再搭船去邓尉山。当时才上午,去邓尉山的船要到晚上才开,王玉辉就问饭店老板:“这附近有啥好玩的地方?”老板说:“往那边走六七里路就是虎丘,那里好玩的很!”

王玉辉锁好房门就出门了。刚开始,街道还比较窄,走了两三里后,路就宽敞起来了。他看到路边有个茶馆,就进去坐下,要了碗茶喝。坐在茶馆里,他看见河面上漂着好多游船,有些大船特别豪华,船里雕梁画栋,还点着香、摆着酒席,一路往虎丘方向去。游船过去不少,又过来几只载着女眷的船,连帘子都没挂,女人们穿着鲜艳的衣服,在船里喝酒聊天。王玉辉心里直犯嘀咕:“这苏州的风气可真不行,女人家就该大门不出二门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