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虞秀才重修元武阁 方盐商大闹节孝祠(5 / 6)
祀完,他们就把祭桌抬出来,却没个歇脚、吃东西的地方。几个人商量着,就打算借衙门里管考场的小吏家坐一坐。
余大先生抬头往尊经阁看去,只见阁上全是穿着华丽衣服的人,大家喝酒吃肉,热闹非凡。方六老爷刚行完祭祀礼,之前穿着纱帽圆领的官服,显得拘束得很,这会儿换上了便装,就在阁上的走廊里来回踱步放松。
这时,有个卖花的媒婆权婆子,长着一双大脚,大大咧咧地走上阁来,大声笑着说:“我来看看老太太入祠的热闹!”方六老爷满脸堆笑,和她站在一起,伏在栏杆上看外面还没撤走的仪仗队伍。方六老爷还指着一样样东西,兴致勃勃地给权婆子讲解。权婆子呢,一只手扶着栏杆,另一只手直接拉开裤腰捉虱子,捉到后,竟然一个一个直接放进了嘴里。
余大先生看到这又低俗又恶心的一幕,心里就跟吃了苍蝇一样,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对虞华轩说:“表弟,咱不在这儿受气了,也不吃这酒了。咱把祭桌抬到你家去,我和我弟弟去你家坐坐。眼不见心不烦,省得看这些糟心事!”说完,就招呼人挑着祭桌往前走,几个人一起离开了。
走在街上,余大先生气愤地说:“表弟,咱们县里的礼义廉耻全都没了!这都怪县里管教育的官员不行!要是在南京虞博士管理的地方,这种伤风败俗的事怎么可能发生!”余二先生说:“你看虞博士做事的风格,他不会强硬地禁止别人做什么,但人们受了他道德教化的影响,自然而然就不会去做那些不合礼数的事。”虞华轩和余家兄弟几人听了,都无奈地叹了口气。到了虞华轩家,几个人吃了点酒,就各自回家去了。
当时元武阁正在施工,虞华轩每天都去工地监督修理。有天晚上他回到家,发现成老爹正坐在书房里。虞华轩跟他作揖行礼,一起喝了茶后,就问道:“前几天县里举行节孝入祠的仪式,老爹你怎么没去啊?”
成老爹撒谎说:“那天我本来想去的,可身上突然不舒服,实在来不了。我弟弟从乡下回来,说现场热闹得不得了。方府的仪仗队把半条街都占满了,王老爷和彭家的人都去送了,尊经阁上还摆宴席、唱戏,四乡八镇几十里远的人都跑来看热闹,大家都说‘要不是方府,哪能办成这么大的事!’你肯定也在阁上吃酒,都没想着叫我。”
虞华轩解释道:“老爹,你不知道,那天我是去送我家八房的叔祖母入祠的。”成老爹听了,冷笑一声说:“你八房的本家穷得连裤子都穿不起了,本家的人谁愿意去他们那儿?你这话就是哄我玩的,你肯定是去送方老太太的!”虞华轩也不想多争论,就说:“这事都过去了,别再说了。”
吃完晚饭,成老爹又提起田地的事:“那块田的卖主和中间人都来县城了,现在住在宝林寺。你要是还想买那块田,明天就能把买卖谈成。”虞华轩说:“我买就是了。”成老爹接着狮子大开口说:“我可把丑话说在前头啊,这桩买卖全靠我从中撮合,我得拿五十两银子的好处费,你得从买田的钱里扣给我;我回头还得找卖主那边要介绍费。”虞华轩痛快地说:“这有啥说的,老爹你就等着拿一锭大元宝吧。”
接着,两人就把每年的田租、田价、称银子的秤、银子成色、养鸡种草的收益、小租金、酒席钱、立契约写字的费用,还有过户给新田主的手续等各项细节,都商量得明明白白。
第二天一大早,成老爹就把卖主和中间人都约到虞家客厅等着。成老爹满心欢喜地走进书房,请虞华轩出来签契约。一进书房,就看见好多木匠、瓦匠在那儿领工钱。虞华轩手里捧着一锭锭五十两的大银子,不停地发给众人,一个时辰不到,几百两银子就发完了。
等虞华轩发完钱后,成老爹就赶紧催他出去签田契。没想到虞华轩突然翻脸,瞪着眼说:“这田太贵了!我不买了!”成老爹一下子就愣住了,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虞华轩又冷冷地说:“老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