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三山门贤人饯别 五河县势利熏心(2 / 5)
一种叫“天都”的好茶,虽然是去年的陈茶,香味却特别浓烈。虞博士一边喝着茶,一边笑着对汤镇台和萧守府说:“二位当年在军队里,肯定没喝过这么好的茶吧?”萧云仙打趣道:“何止在军队里,我在青枫城待了六年,能喝上白开水就谢天谢地了,就这都比马尿强多啦!”汤镇台接过话茬说:“青枫城的水草,确实够支撑好几年的。”庄征君夸萧云仙说:“萧老先生学识渊博,一点都不比北魏的崔浩差!”迟衡山则说:“时代不同,情况也会跟着变。”杜少卿感叹说:“当宰相得是读书人,当将领也得靠读书人。要不是萧老先生有见识,哪能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武正字吐槽说:“我觉得最可笑的是,边疆的都督不了解当地的水草情况,可户部的文书小吏核算的时候却门儿清。也不知道这算官员的学问,还是算小吏的本事?要是算官员的,怪不得朝廷重文轻武;要是算小吏的本事,可见那些死板的规章制度根本改不了!”大伙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戏班子吹吹打打的就完事了,然后开始安排大家入席。这时,戏子们就上前来行礼。庄非熊站起来说:“今天各位老先生光临,我把梨园榜上有名的十九个戏子都叫来了,想请各位每人点一出戏赏给他们演。”虞博士好奇问:“啥叫‘梨园榜’?”余大先生就把之前杜慎卿评选戏子的趣事讲了一遍,众人又笑得不行。汤镇台问杜少卿:“你哥哥杜慎卿已经被选上做部里的郎官了?”杜少卿说是。武正字开玩笑说:“慎卿先生这次评选戏子,那叫一个公平公正。不过等他入朝做官,要是当上主考官,面对那么多考生,别挑花了眼才好!”大家又乐了起来。
当天,众人就喝酒看戏,热热闹闹玩了一整天。等戏演完,天都快黑了,大家才各自散去。庄濯江又请了厉害的画家,画了一幅《登高送别图》,来参加聚会的人都题了诗。后来,大家又带着酒菜,到虞博士的住处,专门为他设宴饯行。
虞博士要离开南京,来给他送行告别的人家,多得数不过来。虞博士实在应付不过来,就跟大家说不用到船上去送,心意他都领了。到了出发那天,虞博士只叫了条小船,从水西门启程。这么多人里,只有杜少卿一个人把他送到了船上。
杜少卿跟虞博士拜别,难过地说:“您这一走,以后我都没个可以依靠的长辈了。”虞博士听了心里也觉得酸酸的。他把杜少卿拉到船里坐下,跟他掏心窝子说:“少卿啊,不瞒你说,我本来就是个穷光蛋。来南京当了六七年的博士,每年攒下几两俸禄,好不容易才买了块能收三十担米的田。我这次去上任,不管是当京官还是地方官,做多三年,做少两年,再攒点俸禄,能再买块收二十担米的田,以后能养活我和老伴不饿死,就行了。儿孙的事,我也不操心了。现在我儿子除了读书,我还教他学医,将来好歹有门手艺混饭吃。我当这个官也就是图个温饱罢了。你就留在南京,我以后经常写信来问你的近况。”说完,两人流着眼泪分了手。
杜少卿上了岸,就一直看着虞博士的船越开越远,直到再也看不见了,才转身回家。到家后,他就把虞博士说的这些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借住在河房的余大先生。余大先生听了,感叹道:“不贪图官位,能进能退,虞博士真是个内心淡定的君子!咱们以后要是出来做官,都得学他这样。”两人又是对虞博士好一顿夸奖。
当天晚上,余二先生派人送来家书,叫余大先生赶紧回家,信上说:“表弟虞华轩家请的教书先生走了,想请大哥回去教孩子,希望马上就能去教书,让大哥赶紧动身。”余大先生跟杜少卿说了这事,就跟他告辞。第二天,余大先生收拾好行李,就准备渡江回老家。杜少卿送走他后,也回自己家去了。
余大先生渡江回到家,弟弟余二先生就出来迎接他,还拿了虞华轩的请帖给哥哥看。请帖上写着请余大先生去家里教孩子,一年给四十两银子工钱,过节还有额外的礼物。余大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