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议礼乐名流访友 备弓旌天子招贤(4 / 6)
的光棍。要是让我给朝廷制定法律,我就规定:男人到四十岁还没儿子,才允许娶一个小妾;要是这个小妾生不出孩子,就得把她送走,让她改嫁。这样一来,天下打光棍的人说不定能少几个,也算是为社会补充人口、恢复生机出份力。”萧柏泉调侃道:“先生这番话,说得既风流又有治国安邦的见地!”迟衡山感叹说:“要是宰相都能像先生这样用心,那天下很快就能太平了!”大家喝完酒后,就说说笑笑,各自告辞回家了。
过了几天,迟衡山单独来找杜少卿。两人见面后,迟衡山就说:“泰伯祠的事已经有个初步规划了。将来祭祀要用的礼乐,我写了个草稿,现在拿来和你商量商量,请你帮我修改修改。”杜少卿接过草稿看了看,说:“这件事还得找个人一起商量才行。”迟衡山问:“你说找谁?”杜少卿回答:“庄绍光先生。”迟衡山说:“他前几天从浙江回来了。”杜少卿说:“我正打算去拜访他呢,咱们现在就一起去吧。”
于是,两人就坐着凉篷船,到北门桥上岸后,看到一所朝南的房子。迟衡山说:“这就是庄先生家。”两人进了大门,仆人进去通报后,庄绍光迎了出来。庄绍光名叫庄尚志,字绍光,出身南京世代书香门第。他十一二岁就能写出七千字的赋,才华名满天下。如今快四十岁了,更是声名远扬,但他平日闭门写书,不轻易结交朋友。听说杜少卿和迟衡山来访,才出来相见。只见他头戴方巾,身穿宝蓝色夹纱长衫,留着三绺胡须,面色黄白,十分恭敬地和两人作揖后坐下。
庄绍光说:“少卿兄,咱们有好几年没见了吧,真高兴听说你搬到秦淮河边住,真是给这一带的山水都增添了光彩。之前朝廷征召你,你拒绝得干脆利落,真是痛快!”杜少卿说:“之前正想来找你,碰巧遇到朋友去世,只好去料理丧事;等我回来,先生已经去浙江了。”庄绍光又问迟衡山:“衡山兄一直住在南京,怎么也不常见面?”迟衡山说:“我最近一直在为泰伯祠的事奔波,现在总算有了些眉目,现在把计划好的礼乐方案拿来请你指教。”说着从袖子里掏出本子递给庄绍光。
庄绍光接过本子后,就从头到尾仔细的看了一遍,还说:“这是流传千古的大事,我肯定全力帮忙。不过我现在有件事,又要出门一段时间,长则三个月,短则两个月就回来。等我回来,咱们再仔细研究。”迟衡山问:“您这次又要去哪儿?”庄绍光解释说:“浙江巡抚徐穆轩先生,现在升任少宗伯,他向朝廷举荐了我,皇上下旨要召见我,我只能去京城走一趟。”迟衡山担心地说:“那你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了。”庄绍光保证:“请先生放心,我很快就回来,肯定不会耽误泰伯祠的大祭。”杜少卿也说:“祭祀这件事,少了先生可不行,我们就盼着你能早点回来。”迟衡山便让庄绍光家的仆人拿来邸报,和杜少卿一起查看,邸报上写着:“礼部侍郎徐(穆轩),为推荐贤才一事上奏。皇帝下旨,命庄尚志进京面见。钦此。”
杜少卿和迟衡山看完后说:“那我们就先告辞了,等您动身进京的时候,再来给您送行。”庄绍光说:“咱们很快就能再见面了,不用特意来送我。”说完,杜少卿和迟衡山便离开了。
晚上,庄绍光摆了一桌酒席,和妻子告别。妻子疑惑地问:“你平时不愿意出去应酬,怎么这次一接到圣旨就立刻要走?”庄绍光解释道:“我们和那些隐居山林的人不一样,既然皇上召见,君臣之间的礼数可不能不遵守。你别担心,我很快就回来,不会像老莱子那样,因为妻子的反对就放弃应召,让人笑话。”
第二天,应天府的地方官都上门来催促庄绍光启程。庄绍光不想声张,就悄悄叫了一顶小轿子,带着一个小厮,让脚夫挑着一担行李,一大早就从后门出了汉西门。
庄绍光走水路过了黄河后,就雇了一辆马车,日夜兼程的赶路,终于来到了山东地界。在离兖州府四十里一个叫辛家驿的地方,他停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