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诸葛佑僧寮遇友 杜慎卿江郡纳姬(5 / 6)

加入书签

一盘板鸭、一盘鱼、一盘猪肚和一盘杂烩,又叫了酒。喝了两杯酒后,大家就热情地请杜慎卿吃菜,他勉强吃了一块板鸭,没想到马上就吐了出来,弄得大家都很尴尬。因为时间还早,大家也没喝太多酒,就直接上了饭。杜慎卿用茶泡了一碗饭,吃了半天也没吃完,最后递给小仆人拿去吃了。

萧金铉三人倒是把饭菜和酒吃得干干净净,吃完就下楼结账。这时萧金铉说:“慎卿兄,我们再去雨花台的山岗上走走吧。”杜慎卿觉得这主意不错,就答应了,一行人就往山上走。

在山上,他们看到纪念方孝孺、景清等名臣的祠堂,祠堂建得十分雄伟壮观。走到山顶后,他们俯瞰城内,就看到千家万户炊烟袅袅的景象;远处长江像一条白色的丝带,琉璃塔金碧辉煌,耀眼夺目。

到了山顶的亭子旁,杜慎卿就站在太阳底下,盯着自己的影子,来回踱步,看了好半天也没说个啥。之后大家就随便找了块草地,席地而坐。诸葛天申看见不远处有一座小石碑,跑过去看了看,回来就坐下说:“碑上刻着‘夷十族处’。”

杜慎卿听了就说:“各位先生,这‘诛灭十族’的说法是没有的。汉朝刑罚已经够重了,也就‘夷三族’,也就是父族、母族、妻族。方孝孺说的九族,只是指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这其实只是一族,母族和妻族都还没算上,哪能连门生都杀呢?再说永乐皇帝也不至于这么残忍。要是本朝没有永乐皇帝整顿朝纲,一直由生性软弱的建文帝当政,国家早就乱得像南北朝时期的齐朝、梁朝那样了!”

萧金铉接着问:“先生,依你看来,方孝孺这个人怎么样?”杜慎卿不屑地说:“方孝孺这人太过迂腐,做事不切实际。天下有那么多大事要处理,他整天讲什么皇宫大门的规制有什么用?他穿着朝服在集市上被斩首,一点都不冤枉!”

众人在山顶坐了好一会儿,才发现太阳快要落山了。就在这时,来了两个挑粪桶的人,他们放下两担空桶在山上歇脚。其中一个人拍着另一个人的肩膀说:“兄弟,今天的粪都卖完了!咱去永宁泉喝壶水吧,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日!”杜慎卿见状,就笑着感慨道:“连挑粪卖菜、卖酒打杂的普通人,都有六朝遗留下的风雅气质,这话一点不假!”说完,大家便下山往回走。

进了寺庙大门,诸葛天申就邀请道:“要不先到我们住的地方坐坐?”杜慎卿答应下来,一行人便来到他们的住处。他们刚一进门,就看到季苇萧坐在屋里。季恬逸一见,就显得特别高兴:“苇兄!你可算来了!”季苇萧解释说:“恬逸兄,我在刻字店打听,才知道你搬到这儿了。”

接着,季苇萧就问屋里其他三人是谁。季恬逸介绍道:“这位是盱眙的诸葛天申先生;这位是咱们同乡萧金铉先生,你难道不认识?”季苇萧问萧金铉:“先生是住在北门那边的?”萧金铉点头说是。季苇萧又问剩下的杜慎卿是谁,季恬逸兴奋地说:“这位先生,说出来保准让你更高兴!他是天长杜宗伯的孙子,杜十七先生,名倩,字慎卿,你听说过吧?”

季苇萧一听,心里又惊又喜:“原来是去年学政考试,拿了你们府二十七州县诗赋头名的杜先生!我早就盼着能见您一面了,今天可算如愿了!”说着,就跪下行大礼。杜慎卿也陪着他磕头,之后众人相互见礼。

大家刚准备坐下,就听见一个人笑着大声嚷嚷着走了进来,还说:“各位老爷今天不醉不归啊!”季苇萧抬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姑丈鲍廷玺,就赶忙问道:“姑老爷,您怎么也在这儿?”鲍廷玺说:“这是我家十七老爷,我是他家的下人,能不来吗?姑爷,原来你也认识各位老爷?”萧金铉感慨道:“真是‘眼前一笑皆知己,不是区区陌路人’啊!”于是,众人就一起坐下了。

季苇萧接着恭维杜慎卿说:“我虽然年轻,但走南闯北的,也见过不少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