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鲍文卿南京遇旧 倪廷玺安庆招亲(4 / 5)
卿,来拜见太老爷。”看门的接过手本,就说:“你先等着。”
鲍文卿和儿子就在板凳上坐了下来。等了一会儿,里面就派小厮出来问:“看门的,太爷问有个叫鲍文卿的来了没?”看门的说:“来了,来了,手本在这儿呢。”看门的就赶紧把手本传了进去。就听见里面喊:“快请!”鲍文卿让儿子在外面等着,自己跟着看门的进了屋。
等走进河房后,只见向知府已经换上了便服,头上戴着纱帽,迎了出来,笑着说:“我的老朋友可算来了!”鲍文卿赶忙跪下磕头请安,向知府双手把他扶起来,说:“老朋友,你要是总这么客气,咱们可就不好相处了。”向知府再三拉他坐下,鲍文卿又跪下请了坐,才敢在
向知府也坐下,就说:“文卿啊,自从上次和你分别后,这一晃都十多年了。我现在老喽,你的胡子也白了不少。”鲍文卿站起来说:“太老爷升官,我大多时候都不知道,都没来得及给您道喜!”向知府说:“快坐下,我跟你说说。我在安东县做了两年官,又去四川当了一任知州,后来转任通判,今年才升到这儿。自从崔大人去世后,你回家都做些什么啊?”鲍文卿说:“我本来就是唱戏出身,回家也没别的事,还是带着个小戏班子过日子。”
向知府又问:“刚才和你一起走的那个年轻人是谁?”鲍文卿说:“那是我儿子,在公馆门口等着,没敢进来。”向知府问:“怎么不进来?”说完就马上让人出去把鲍相公请进来!不一会儿,一个小厮就领着鲍廷玺进来了。鲍文卿让儿子给向知府磕头,向知府又亲手把他扶了起来,就问:“你今年多大了?”鲍廷玺回答:“我今年十七岁。”向知府夸道:“气质真好!看着就像正经人家的孩子!”还让他坐在父亲旁边。
向知府接着问鲍文卿:“文卿啊,你这儿子也学唱戏这行吗?”鲍文卿说:“我没让他学戏,他读了两年书,现在跟着戏班子记账。”向知府说:“这样也不错。我现在还得去各个上司衙门拜访一下,你先别走,和你儿子在这儿吃了饭,等我回来还有话跟你说。”说完,向知府换了身衣服,上轿出门去了。
鲍文卿和儿子来到管家们住的屋子,管宅门的王老爹本来就认识鲍文卿,两人就相互作揖,鲍文卿也让儿子给王老爹作揖。鲍文卿看到王老爹的儿子小王都三十多岁了,胡子都长出来了。王老爹特别喜欢鲍廷玺,就拿出一个大红缎子镶金线的钱袋,里面装着一锭银子,送给了鲍廷玺。鲍廷玺赶忙作揖道谢,接着大家就坐着聊了会儿天,之后就吃了饭。
向知府一直忙到下午才回到住处,然后换下了官服,依旧坐在河房里,然后把鲍文卿父子俩请了进来,说:“我明天就得回衙门了,现在没时间跟你慢慢聊了。”说完,他就让小厮从屋里拿出一封银子递给鲍文卿,说:“这是二十两银子,你先收着。我走之后,你回家收拾收拾,把戏班子托付给别人带着,半个月内,带着你儿子到我衙门来,我还有话跟你说。”
鲍文卿接过银子,先感谢了一番向知府的赏赐,还说:“小的一定在半个月内,带着儿子到太老爷衙门里去请安。”当晚,向知府又留他们父子喝酒。完事后,鲍文卿和儿子这才回家休息。第二天一早,鲍文卿又到公馆去送向知府启程。等回家后,他就和妻子商量,把戏班子暂时托付给女婿归姑爷和教师金次福管理。自己则是收拾行李衣物,还买了些南京的特产,像头绳、肥皂这类东西,准备带去送给衙门里的各位管家。
过了几天,鲍文卿父子就在水西门乘船出发了。船行到池口时,又上来两个人搭船,他们坐在同一舱内。闲聊中,鲍文卿就说起要去向太爷衙门的事。没想到这两人是安庆府的文书,一路上就开始讨好鲍家父子,又是买酒又是买肉的,请他们吃喝。
到了晚上,等其他客人都睡着了,这两人偷偷对鲍文卿说:“有件事,只要太爷批个‘准’字,我就给你二百两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