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鲍文卿南京遇旧 倪廷玺安庆招亲(2 / 5)
p>
倪老爷子说到这儿,就忍不住伤心落泪。鲍文卿又倒了杯酒递过去,说:“老爷子,您有啥烦心事,尽管跟我说,说不定我能帮您想想办法。”倪老爷子犹豫着说:“这话还是不说了,说了怕你笑话。”鲍文卿连忙说:“我哪敢笑话您啊!您尽管说。”
倪老爷子叹了口气,就说:“不瞒你说,我本来有六个儿子,后来死了一个,现在就剩最小的老六在家,那四个……”说到这儿,他又说不下去了。鲍文卿追着问:“那四个怎么了?”倪老爷子被问得没办法,才咬咬牙说:“老弟,你不是外人,我就直说了。那四个儿子,都因为家里实在揭不开锅,被我卖到外地去了!”
鲍文卿听了,也跟着掉眼泪:“您这日子也太苦了!”倪老爷子哭着说:“何止那四个!就这小儿子,怕是也保不住,早晚也得卖掉!”鲍文卿不解:“您和老太太怎么忍心啊?”倪老爷子抹着泪说:“家里没吃没穿的,留他在家也是活活饿死,还不如送他条活路!”
鲍文卿听得心里一阵难受,就犹豫着说:“我倒有个主意,就是不知道当说不当说。”倪老爷子赶紧说:“有话直说,客气啥!”鲍文卿刚要开口,又缩了回去:“算了,说了怕您不高兴。”倪老爷子急了:“这是哪儿的话!你说啥我都不怪你!”
鲍文卿这才鼓起勇气,说道:“老爷子,要是您真打算卖小儿子,卖到外地去,跟之前那几个孩子一样,以后想见都难。我今年四十多了,就一个女儿,一直想要个儿子却没有。您要是不嫌弃我是唱戏的,就把小儿子过继给我,我给您二十两银子,保证把他养大。平常过节,孩子也能回来看看您;以后您日子好起来了,我再把孩子送回来,您看行不?”
倪老爷子一听,就激动地说:“那敢情好啊!这是我小儿子的福气!我怎么会不愿意呢?不过孩子给了你养,我哪能再要你的钱呢!”鲍文卿却坚持道:“您这说的啥话!钱是一定要给的!”说完这事,两人就又喝了会儿酒,然后才结了账,趁着天没黑,倪老爷子就回家了。
鲍文卿回去跟老婆一说这事,老婆也挺乐意。第二天一早,倪老爷子就来接着修乐器,见到鲍文卿就说:“昨天商量的事儿,我回去跟老伴说了,她也特别感激。咱就这么定了,挑个好日子,我带孩子来过继!”鲍文卿高兴坏了,从这以后,两人就以亲家相称了。
几天之后,鲍文卿在家里摆了一桌酒席,专门请倪老爷子过来。倪老爷子带着小儿子就一块儿来了,还要正式写份过继文书。写文书得有见证人,鲍文卿就请了住在他家左边、开绒线店的张国重,还有住在他家右边、开香蜡店的王羽秋,两个邻居也都到齐了。
过继文书上是这么写的:“我叫倪霜峰,现在因为家里穷的实在揭不开锅了,经过和老伴儿的商量后,愿意把自己的小儿子倪廷玺,过继给鲍文卿当义子。孩子今年十六岁,过继后改名叫鲍廷玺。以后孩子长大、娶媳妇这些事儿,都由鲍文卿负责。过继这事,双方都没意见。要是以后有个天灾人祸的,就听天由命。为了留个凭证,现在特意写下这份文书。嘉靖十六年十月初一日,立文书人:倪霜峰,见证人:张国重、王羽秋。”
写完文书后,大家就在上面签字画押。鲍文卿当场就拿出二十两银子交给了倪老爷子,倪老爷子拿了钱就回家了。鲍文卿又好好感谢了一番帮忙见证的邻居们。从这以后,两家人就经常走动。
倪廷玺改名叫鲍廷玺后,就变得特别机灵懂事。鲍文卿想着他以前也是正经读书人家的孩子,就没舍得让他学唱戏,所以就送他去读了两年书,后来就让他帮忙管理戏班子的大小事务。鲍廷玺十八岁那年,倪老爷子去世了,鲍文卿又拿出几十两银子,帮着操办丧事。他自己跑去哭了好几场,还让鲍廷玺穿上丧服,给倪老爷子送终下葬。
从那以后,鲍廷玺办事是越来越靠谱,成了鲍文卿的得力助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