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名士大宴莺脰湖 侠客虚设人头会(2 / 5)

加入书签

人圈子里没这个人。”这时,那个胡子客人说:“哦,是他啊?可太可笑了!”然后他对年轻客人说:“你不知道他的事儿,我讲给你听。他住在山里,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到他父亲那辈,攒了点儿钱,就送他去村里的学堂读书。读到十七八岁的时候,村里的教书先生不地道,鼓动他去参加科举考试。后来他父亲去世了,他又没什么本事,既不会种地,也不会做生意,只能坐吃山空,很快就把家里的田地都败光了。他考了三十多年科举,连县里考试的复试都没通过过。其实他肚子里根本没多少墨水,就在土地庙里教几个小孩子读书。每年参加考试,混日子也就罢了;没想到他还挺倒霉,那年碰上来庙里讨账的湖州新市镇上盐店的杨伙计。那杨老头看着傻头傻脑的,整天说什么天文地理、治国安邦的大话。他听了就跟被鬼神附体似的,发疯了,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非要当个世外高人。这高人一当,连他教的几个学生都不来了。他在家里穷得叮当响,只能在村子里骗人过日子,还动不动就说:‘我和你关系这么好,不分彼此,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这几句话,就是他的口头禅。”

年轻客人问:“他就这么一直骗人,但是哪有那么多人让他骗?”胡子客人说:“他哪一样东西不是骗来的!大家都是一个乡里的,我也不方便说得太细。”接着他问宦成:“你这位客人,怎么问起这个人来了?”宦成回答:“也没什么,就是随便问问。”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暗自琢磨:“我们家两位老爷也真是可笑,那么多大官大户来拜访,他们还嫌交往不够,偏偏无缘无故大老远地派人去找这种不靠谱的人,到底图个啥啊?”正想着呢,对面来了一艘船,船上坐着两个年轻女子,看起来特别像鲁老爷家的采苹姐妹,宦成吓了一跳,赶紧伸头仔细看,结果发现不是。那两个萧山客人见状,也就不再跟他聊下去了。

没几天,宦成就换船到了萧山。找了半天,才在一个山坳里找到几间破草屋,门上贴着表示丧事的白纸。宦成敲门进去,看到权勿用穿着一身白孝服,头上戴着高高的白夏布孝帽。宦成说明来意后,权勿用把他留在后面一间屋子,铺了个稻草床,晚上还拿了些牛肉和白酒给他吃。

第二天一早,权勿用就写了封回信,对宦成说:“多谢你家老爷的看重。但我现在还在守孝,不方便出门。你回去替我多多问候你家两位老爷和杨老爷。这些礼物我就先收下了。等过二十多天,我家老太太去世满一百天,我一定到你家老爷府上拜访。管家,这段时间招待不周,这二两银子你拿着买酒喝。”说完递给宦成一个小纸包。宦成接过钱说:“多谢权老爷。到时候您可一定要去,省得我家主人眼巴巴地盼着。”权勿用说:“那是自然。”随后就把宦成送出了门。

宦成还是乘船,带着回信回到湖州,向娄氏两公子复命。两公子得知权勿用不能马上来,心里十分失落。于是他们就把书房后面一间特别宽敞的亭子换了个匾额,写上“潜亭”,意思是等着权潜斋来住。同时,又把杨执中留在亭子后面的一间房里居住。杨执中年纪大了,有痰火病,夜里需要人陪着,就把二儿子老六叫来一起住,父子俩每晚都喝得酩酊大醉。

快一个月的时候,杨执中又写了封信去催权勿用。权勿用收到信后,就收拾东西乘船前往湖州。他在城外下船后,连衣服都没换,左手扛着铺盖卷,右手甩着宽大的布袖子,摇摇晃晃、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大街上走。走到城门外的吊桥时,路上人很多。他也不知道出城该走左边,进城该走右边才不挡道,只顾横着膀子乱晃。正巧有个乡下人在城里卖完柴准备出城,肩上横着一根尖尖的扁担,两人迎面撞上,乡下人扁担尖一下把他的孝帽子挑走了。乡下人只顾低着头走路,也没发觉,挑着帽子就走了。

可权勿用却被吓了一跳,一摸脑袋,帽子没了。看到帽子在那人扁担上,他急忙挥手大喊:“嗨…那是我的帽子!”可乡下人走得快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