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鲁小姐制义难新郎 杨司训相府荐贤士(3 / 5)
他去喝酒,随后大家又一起上街看花灯。湖州府太守衙门前面扎了一座巨大的鳌山灯,其他庙里也有各种社火表演,敲锣打鼓,热闹非凡。男男女女都出门观灯赏月,街上彻夜不宵禁,大伙儿一直闹到半夜才散。
第二天早上,邹吉甫就跟娄家两公子说,自己要先去新市镇女儿家,和两公子约好十八号一起下乡去拜访杨执中。两公子答应了,就送邹吉甫出门。邹吉甫搭了趟顺路船到新市镇,女儿把他迎回家,先给父亲拜年磕头,然后准备好酒菜招待。
到了十八号这天,邹吉甫想提前去杨执中家等着娄家两公子。他心里琢磨:“杨先生穷得叮当响,公子们来了,拿啥招待?”于是向女儿要了一只鸡,又掏出些钱到镇上,买了三斤肉,打了一瓶酒,还买了些蔬菜。他向邻居借了条小船,把这些酒菜全放到船舱里,自己撑着船,来到杨执中家门口。把船停在岸边后,邹吉甫就上岸敲门。
杨执中打开门,手里正捧着个炉子,拿着块帕子使劲儿擦呢。一看是邹吉甫,赶紧放下炉子作揖行礼。两人互相拜过年后,邹吉甫就把带来的东西往屋里搬。杨执中瞧见了,吓了一跳,说:“哎哟!邹老爹!你带这些酒肉干啥?以前你帮我的还少吗,咋又这么客气!”邹吉甫说:“老先生,你先把东西拿进去。我今儿带这些土货,可不是为你,是要在你这儿等两位贵客。你把这鸡和肉拿给太太,让她做了,我再跟你说这俩人是谁。”
杨执中双手揣在袖子里,苦笑着说:“邹老爹,我跟你说,我从县里放出来后,家里啥都没了,平常一天就喝一顿粥。除夕晚上,镇上开当铺的汪老板,惦记上我这宝贝炉子了,说给二十四两银子。明摆着看我过年没米没柴,想趁火打劫!我说:‘要我这炉子,得三百两现银,少一厘都不行!就算抵押在你那儿,半年后赎回也得一百两!你这几两银子,还不够我买炭烧炉子的!’那人就把银子拿回去了。那晚家里没米没柴,我和老伴儿点着一根蜡烛,守着这炉子摸了一整晚,就这么把年过了。”说着,他就把炉子举起来给邹吉甫看,“你瞧瞧这包浆,多漂亮!今儿又巧了,连早饭米都没着落,我正擦炉子打发时间呢,没想到你来了。酒肉都有了,可没饭吃啊。”
邹吉甫说:“原来是这样,那咋办?”他伸手到腰间的钱袋里一摸,掏出二钱多银子,递给杨执中:“先生,你赶紧让人去买点米,咱们才能坐着好好说话。”杨执中喊来老伴儿,拿上家伙去镇上买米。没一会儿,老太太就买米回来了,然后进厨房做饭去了。
杨执中关上门,坐下问:“你说今儿来的是哪两位贵人?”邹吉甫没直接回答,反问:“老先生,你之前因为盐店的事儿被关在县里,后来咋出来的?”杨执中说:“我也纳闷呢!那天县官突然就把我放了,我在县衙门口打听,说是有个姓晋的人写了保状。我仔细想了想,根本不认识这位姓晋的啊!你知道是咋回事儿吗?”
邹吉甫说:“哪有什么姓晋的!这人叫晋爵,是娄太师府三少爷的管家。娄家两位少爷在我那儿听说了你的大名,回家就凑了七百两银子交到官府,让晋爵写保状把你捞出来。你回家之后,两位少爷还亲自去你家拜访了两次,你难道不知道?”
杨执中一拍脑袋,恍然大悟:“对!对!都怪我家老太婆!我第一次打鱼回来,她跟我说‘城里来了个姓柳的’。我还以为是之前县衙的差役柳某,心里直发怵,不想见他。第二次也是晚上回家,她说‘那个姓柳的今天又来了,被我打发走了’,我当时也没多想。现在想来,‘柳’不就是‘娄’嘛!我哪儿能猜到是娄府的人,还以为是县衙的差役呢!”
邹吉甫说:“你老人家打了一年官司,俗话说‘三年前被毒蛇咬了,如今梦见绳子都害怕’,疑心是差人也正常。这不,十二号我去娄府拜年,两位少爷说起这事儿,约我今儿一起到你这儿。我怕你来不及准备,才带这些东西来,给你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