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江东行(3 / 3)
理,然……心中确有一憾,难以尽释。”他仰头饮尽杯中残酒,目光灼灼地看着吕布,“温侯或许不知,当年我父子袁术麾下,寄人篱下,兵马不过数千,粮草器械匮乏,形同流寇。是温侯,第一个赐我甲胄兵仗,助我立足!更是温侯,在袁术僭号之时,力主朝廷颁下诏书,封伯符为‘讨逆将军’,吴侯,予我征讨大义名分!此等雪中送炭、慧眼识人之恩,伯符与江东将士,从未敢忘!”
他这番话情真意切,提到了当初吕布对他起家的关键支持,以及那份“讨逆将军”封号在政治上的巨大助力,将双方的关系拉近到了更深的层次。紧接着,他话锋又是一转,回到玉玺:“那传国玉玺,先父文台公念兹在兹,最终亦为此物间接捐躯……此乃我孙氏一门之心结。然,温侯将其归还汉室,于天下大义,伯符无可指摘!今日得见温侯雄姿,更觉当年受温侯之助,何其幸也!日后,抗衡荆州刘表、中原曹操,扫平天下不臣,还需温侯多多提携指点!” 他这番言语,既坦诚地表达了玉玺带来的遗憾,显示了其重情重义的一面,又高明地将个人情感置于大局之下,并再次强调了吕布早期支持的重要性,将双方未来的合作推向更紧密的方向。
吕布举杯相应,看着眼前这个恩怨分明、野心勃勃又懂得借势的年轻人,目光中欣赏之意更浓。“伯符言重了,亦是过誉了。”他声音沉稳,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穿透力,“当年之举,不过是顺应时势,资助忠良。伯符能于微末中崛起,全赖自身雄略与将士用命。至于玉玺,确乃死物,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天下纷扰,苍生倒悬,正需似伯符与在座诸位这般,志在澄清玉宇、再造太平的英杰,同心协力,方能勘定祸乱。过往些许微劳,不必再提。未来之路,方为正道。来,”他高举酒樽,环视在场所有江东文武,“愿我两家,以此长江为盟,永结同好,勠力同心,共扶汉室,还天下朗朗乾坤!”
“愿与温侯永结盟好,共扶汉室!”孙策大声应和,神情激昂,率先将樽中酒一饮而尽。周瑜、程普、黄盖等人亦齐声附和,举杯共饮。帐中气氛瞬间达到高潮,欢声雷动,仿佛两家真已是铁板一块的坚实盟友。
然而,在这看似亲密无间、推心置腹的热烈宴会之下,吕布冷静的目光,始终如同最精准的尺规,细致地掠过孙策那年轻而充满野望与激情的脸庞,掠过周瑜那睿智深邃、仿佛能洞悉一切的双眸,掠过程普、黄盖等宿将虽恭敬却难掩桀骜的眼神。他知道,乱世之中的联盟,其牢固程度,永远与双方的实力对比和利益契合度直接挂钩。孙策对早期支持的感激或许是真的,对玉玺的遗憾也是真的,但他那囊括江东、虎视中原的勃勃野心,更是真实不虚。此次江东之行,与其说是单纯地巩固联盟,不如说是一次近距离、深层次的观察与评估。眼前这只羽翼渐丰、啸傲江河的江东猛虎,在未来波澜壮阔的棋局中,究竟是能够并肩驰骋、祸福与共的可靠伙伴,还是终究会露出利齿、需要时刻警惕的潜在对手?最终的答案,或许就隐藏在这些热情款待的细节之下,隐藏在周瑜看似随意的言辞之中,也隐藏在未来天下大势的每一次微妙变动里。宴席终将散去,而真正的暗流与博弈,才刚刚开始悄然涌动。吕布深知,他需要看得更仔细,想得更深远。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