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江东行(1 / 3)

加入书签

秋意渐深,黄河水势趋于平缓,两岸的原野染上了深浅不一的黄与褐。在妥善安排了内部事务——张绣部已进驻弘农加强根本守备,贾诩总揽后方政务与情报网络,张辽赵云稳守颍川前沿,几位妻妾幼儿也于弘农城中各有稳妥照料——之后,吕布终于将筹划已久的南巡提上了日程。他没有大张旗鼓,未曾动用天子旌旗仪仗,仅率领五百最精锐的、装备了双边马镫与新式蹄铁并携带有强弓劲弩的骑兵作为护卫,其中包括了以赵云为首的部分原从白马义从出身的精锐骑从,自弘农悄然出发,渡过黄河,经河内郡,再由颍川方向,一路向东南而行。

此行名义上是“巡视新附之地,抚慰将士,宣示朝廷威德”,但核心层都心知肚明,真正的目的地,是那长江之畔的历阳城。那里,是孙策势力目前直面北方的前沿重镇,也是双方使者多次往来后约定的会面地点。选择此地,而非孙策的核心统治区域吴郡或是刚刚夺取、尚不稳定的寿春,本身就体现了双方既欲会盟加深联系,又相互心存戒备的微妙心态。

队伍行进速度并不快,吕布有意借此机会,实地察看颍川南部乃至汝南部分地区的山川地形、河道走向与民生实情。越往南走,战争留下的创伤越是触目惊心。大片田地荒芜,长满了及腰的蒿草,废弃的村落残垣断壁,焦黑的梁木诉说着曾经的劫难,道旁沟壑中,偶尔可见未被妥善掩埋的白骨,在秋风中更显凄凉。这一切,无不控诉着袁术统治后期的横征暴敛与混乱失序,以及孙、曹、吕三方势力在此角逐拉锯所带来的残酷破坏。吕布端坐于赤兔马上,面色沉静如水,目光扫过这片饱经蹂躏的土地,心中却愈发坚定:在这煌煌乱世之中,唯有绝对的实力,方能庇护一方生灵,任何空谈的仁义道德,在饥馑与刀兵面前,终是虚妄。

数日后,队伍抵达汝南与九江郡交界处,空气中已然能感受到浓厚的江东军氛围。斥候游骑往来变得异常频繁,衣甲制式与北方迥异,岗哨林立,盘查严密。一队约百人的骑兵,打着鲜明的“孙”字旗号,自前方驿道疾驰而来,蹄声如雷,尘土飞扬。为首一将,约莫三十岁年纪,身材魁梧,面容粗犷中带着江海水汽浸润的风霜之色,声若洪钟,远远便喊道:“前方来者,可是大汉温侯、录尚书事吕公麾下?末将蒋钦,奉我家讨逆将军之命,在此恭候多时矣!”

吕布轻轻一夹马腹,赤兔马越众而出。神骏非凡的马匹,配上吕布虽未着全副鎏金甲胄、仅一身玄色劲装却依旧挺拔如岳的身姿,自然流露出一种睥睨天下的气度。他目光扫过蒋钦及其身后的江东骑兵,见其队列严整,士卒精悍,微微颔首:“正是吕布。有劳蒋将军远迎。”

蒋钦在马上抱拳行礼,姿态恭敬,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在吕布座下神驹以及其身后那五百沉默如铁、装备奇特的骑兵身上快速扫过。那些明显高于寻常马鞍的制式、骑兵双脚稳稳踏住的金属环扣,以及战马蹄上包裹的奇异铁片,都让他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叹与好奇。他迅速收敛心神,朗声道:“温侯一路车马劳顿,辛苦!我家主公得知温侯将至,欣喜不已,已在历阳城内扫榻相待。请温侯随末将前行,沿途关卡已得号令,绝不会再有阻滞!”

有了蒋钦这员江东宿将作为引导,接下来的行程果然顺畅了许多。又行了一日,远远地,已可见一道浩瀚水光如匹练般横亘于天地之间,烟波浩渺,气象万千,那便是长江。江畔一座城池的轮廓在水汽氤氲中逐渐清晰,墙高池深,旌旗招展,正是扼守江北要冲的历阳城。离城尚有数里之遥,便见江边一处开阔之地,早已是旌旗招展,甲胄鲜明,一彪人马整齐列队,显然是专程在此迎候。为首一人,年纪极轻,不过二十上下,身穿锦袍,外罩银鳞细甲,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其人姿颜英伟,目光锐利如刀,顾盼之间雄姿勃发,仿佛初升之朝阳,光芒不可逼视,正是名动江东的“小霸王”孙策。他身后,周瑜白衣纶巾,风姿特秀;程普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