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长安春夜(2 / 5)

加入书签

吧。”

她说着,上前几步,将手中的托盘轻轻放在案几一角空处。托盘里,是一碗冒着微弱热气的浓稠羹汤,旁边还放着几块看起来硬邦邦的干粮。

吕布看了看那碗色泽温润的羹汤,又看了看垂首站在一旁的董白。这些时日,她统领着那支名义上打着“董”字旗号的营队,配合徐荣、张绣等人整编西凉降卒,确实出了力,尤其是在阵前招降时,她作为董卓孙女的身份,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关键作用,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流血。然而,两人之间,始终横亘着一层无形却坚韧的隔膜,那是董卓之死留下的巨大阴影,是难以化解、甚至不知该向谁倾泻的仇怨,尽管这仇怨的对象,随着李傕伏诛、郭汜败亡,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

“有心了。”吕布放下手中的简牍,身体向后微微靠了靠,试图放松一下僵直许久的肩背肌肉,“‘董’字营今日情形如何?军心可还稳定?可有刺头闹事?”

“回温侯,营中一切安好。”董白低声回答,手指无意识地绞着深衣的衣角,显露出内心的不平静,“徐将军派来的军法官很得力,赏罚分明,无人敢造次。只是…”她顿了顿,似乎有些犹豫该不该说。

“只是什么?”吕布追问,语气依旧平淡。

“只是…许多士卒私下里问,日后…日后他们该如何?”她终于抬起头,飞快地看了吕布一眼,那眼神中带着茫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祈求,随即又飞快地垂下,“他们…大多是无家可归之人,或是半生都在军旅中度过,习惯了刀头舔血。整编之后,是并入张绣将军部下,还是划归徐将军统领?或者…‘董’字营就一直这样存在下去?”

吕布沉默地看着她。这个问题,他心中自然早有考量。“董”字营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是一个象征,也是一种权宜之计,绝不可能长期独立存在于他的军队体系之外。他原本的计划是,待局势进一步稳定,便逐步将其打散,分编入徐荣或张绣麾下,至于董白本人…

“你希望如何?”吕布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将问题抛了回去,目光平静却极具穿透力。

董白似乎被这个反问击中了,愣在原地,眼中掠过一丝清晰的茫然和…深藏的无助。她习惯了被对李傕、郭汜的仇恨所驱使,以此为生存的意义和动力。如今大仇得报, 她仿佛突然被抽空了目标,失去了方向。祖父董卓那曾经显赫一时、权倾天下的基业,早已烟消云散,连带着她所熟悉的那个世界也一同崩塌。天下之大,烽烟四起,她环顾四周,除了这个名义上属于“仇人”吕布的阵营,竟茫然不知该去往何处,又能去往何处。

“我…我不知道。”她的声音更低了,带着一丝几乎无法听闻的哽咽,眼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微微泛红,“祖父…他若在天有灵,见到今日长安光景,不知是喜是悲…”她终究还是没能忍住,提起了那个名字,那个曾经带给这座城池无尽噩梦,也带给她无上荣耀与最终毁灭的名字。情绪如决堤之水,瞬间冲垮了她努力维持的平静外壳,泪水在她眼眶中打着转,却倔强地不肯落下。那副强作坚强却又脆弱不堪的模样,在昏黄摇曳的烛光映照下,竟有种惊心动魄、我见犹怜的凄美。

吕布沉默地注视着她。连日来的杀戮、算计、勾心斗角,以及身心积累的沉重疲惫,还有眼前这个女子所流露出的、与平日截然不同的罕见脆弱,像是一种奇异的催化剂,混合在一起,让他心中某种被理智和职责长久压抑的情绪,悄然松动、涌动。他并非铁石心肠,更非清心寡欲的圣人,他有着炽热的情感与强烈的欲望。眼前的董白,在这一刻,似乎剥离了“董卓孙女”这个充满仇恨与政治意味的符号,仅仅是一个无依无靠、容貌姣好、正值妙龄的年轻女子,一个在他权势笼罩下,显得如此渺小而又引人遐思的存在。

他伸出手,动作并不迅疾,也并非直接要触碰她,只是指向案几另一侧的坐席,声音比刚才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