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毒士定策,谋定后动(1 / 2)

加入书签

长安城内暗流汹涌,吕布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藏宝之地已在秘密建设,窥探董卓财富的眼睛尚未传回最终消息,但他知道,必须开始谋划最关键的一步——如何除掉董卓,以及之后如何行动。

他再次秘密召见了贾诩。此次会面,地点更加隐蔽,是在高顺严格控制下的一处不起眼的民宅内室。

烛光下,贾诩的面色比上次更加平静,甚至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冷漠。家眷在吕布手中,他已别无选择,只能将智谋全力用于为吕布筹划。

“文和先生,”吕布开门见山,“董卓必除,然需一场‘意外’,一场能让布最大限度摘清自身,并能迅速掌控局面的‘意外’。先生可有以教我?”

贾诩微微抬眼,声音平淡无波,却字字蕴含杀机:“董卓暴虐,仇家遍天下。遇刺,乃最合情合理之‘意外’。”

吕布目光一凝:“刺客从何而来?又如何近身?”

“刺客来源,可多矣。”贾诩淡淡道,“或为关东诸侯所派死士,或为昔日受其荼害的洛阳公卿遗族,甚至……可以是其麾下某位心生怨恨的军将门客。来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场刺杀必须发生在一个看似吕布将军您‘不该’在场,却又能‘及时’赶到的地方。”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譬如,董卓自郿坞返回长安皇宫的路上,或是在其离开皇宫,前往某处别苑的途中。护卫森严,却并非无隙可乘。将军可预先选定地点,设下伏兵。待董卓车驾经过,伏兵骤起发难,直扑董卓车驾。厮杀一起,场面必然大乱。”

吕布眼中精光闪动:“然后呢?”

“然后,”贾诩嘴角露出一丝冰冷的笑意,“将军需‘恰好’在附近巡防或路过,闻讯率亲卫‘火速’来援。激战之中,将军奋不顾身,‘击退’或‘斩杀’刺客,冲至董卓车驾前。而此时,董卓最好已经身受重伤,或者……将军在‘护卫’他的过程中,‘不得已’之下,给予其致命一击。如此,将军非但不是弑主之徒,反而是拼死救主、却功亏一篑的忠臣良将。谁能质疑?”

吕布深吸一口气。贾诩此计,狠辣刁钻,完全利用了人们对吕布武勇的固有印象和救主行为的逻辑盲点。将自己从弑君者变成了悲剧英雄。

“那李儒如何防备?”吕布问及董卓身边最重要的谋士。

“李儒多智,然其智在庙堂构陷,而非临机应变。”贾诩分析道,“刺杀事发突然,场面混乱。待其得知消息,最快也是事发之后。将军要做的,便是在李儒反应过来之前,以保护现场、追查凶手、稳定局势为名,迅速控制皇宫禁卫、长安城防以及……最重要的,相国府(董卓府邸)和郿坞的通讯渠道。只要消息暂时封锁或扭曲,李儒在外得不到准确情报,便难以做出有效应对。若其人在长安,则第一时间控制或……清除。”贾诩的语气轻描淡写,却决定了李儒的命运。

吕布点头,此计可行。“那宝藏?”

“此事须双管齐下。”贾诩显然早已思虑周全,“刺杀成功,将军取得大义名分和暂时控制权后,一方面明面上发布安民告示,追凶维稳;另一方面,立刻派遣绝对可靠之精锐,持董卓‘手令’(可伪造)或强攻,以查封逆产、清点库藏为名,迅速接管李肃探得的那几处藏宝地!尤其是郿坞,守军群龙无首,见到‘官方’命令或将军麾下精锐,抵抗意志必然大减,必须以雷霆速度拿下,将财富尽快转移至将军秘库,不留痕迹!”

“那之后呢?”吕布问出最关键的问题,“是据长安,拥天子?还是另谋他处?”

贾诩沉吟片刻,缓缓摇头:“长安乃是非之地,四战之局,不可久留。董卓虽死,其党羽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辈手握重兵在外,其惊惧之下,必反扑报仇。王允等公卿,心胸狭隘,难容武将掌权,必生掣肘。挟天子固然名正言顺,然亦成众矢之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