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5章 年11月11日(1 / 5)

加入书签

我出生在北方一座不起眼的小城,城不大,一条穿城而过的小河,两岸栽着老柳树,春天抽芽的时候,绿得能晃花人的眼,夏天傍晚,大人小孩都往河边跑,踩着鹅卵石,吹着河风,听着卖冰棍的老汉推着自行车吆喝,那声音裹着甜丝丝的凉气,能飘出半条街。我家住在老城区的胡同里,青砖灰瓦的房子,墙根下常年长着青苔,下雨的时候,雨水顺着屋檐往下滴,嗒嗒嗒的,像是敲着某种节拍。爷爷总爱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抽着旱烟,看着胡同里来来往往的人,偶尔跟路过的邻居搭句话,说的都是些家长里短,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了,谁家的庄稼收成好,谁家的老母鸡孵了小鸡仔。我那时候还小,总爱黏着爷爷,坐在他旁边的石阶上,看他烟锅里的火星明灭,听他讲那些过去的事儿,他说他年轻的时候去过南方,坐了好几天的火车,那边的天比北方蓝,水比北方清,连树都长得比北方茂盛,就是说话听不懂,吃饭也不习惯,甜滋滋的,不如咱北方的面条实在。那时候我对南方没什么概念,只觉得那是个遥远又陌生的地方,远得像爷爷烟锅里飘出的烟,看得见,摸不着。

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就在胡同口不远的地方,走路十分钟就到。每天早上,妈妈都会早早起来给我做早饭,多半是面条,卧两个荷包蛋,撒点葱花,淋上几滴香油,香得我能连汤都喝干净。然后背着书包,跟胡同里的几个小伙伴一起上学,路上打打闹闹,追着跑着,有时候会故意踩水洼,把鞋子弄湿,回家免不了被妈妈念叨几句,但下次还是会忍不住。小学的日子过得慢悠悠的,像胡同里的时光,没有太多的烦恼,只想着什么时候能出去玩,什么时候能吃到妈妈做的红烧肉,什么时候考试能考个好成绩,让爸妈高兴。那时候的方向很简单,就是好好学习,考上县里的重点初中,然后是重点高中,再然后,可能就是爷爷说的南方吧,虽然不知道去南方干什么,但总觉得外面的世界一定比小城精彩。

初中的时候,我开始叛逆起来,不再像小时候那样黏着爸妈,总想着逃离他们的唠叨。那时候迷上了篮球,每天放学不回家,跟同学在学校的球场上打球,直到天黑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身上满是汗水和泥土的味道。妈妈总是一边给我洗衣服,一边念叨我不懂事,说打篮球能当饭吃吗,不如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我嘴上不说,心里却不服气,觉得自己以后肯定能闯出一番名堂。那时候的我,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却又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只知道不想待在这个小城里,不想过那种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中考的时候,我发挥得不算好,差几分没能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只能去了一所普通的高中。那段时间,我情绪很低落,觉得自己的人生好像就这样完了,爸妈没说我什么,只是默默地帮我收拾好行李,送我去学校。临走的时候,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儿子,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管在哪里,只要好好学,总有出路。”我点点头,强忍着眼泪,不敢看他们的眼睛,我知道他们心里也不好受。

高中的日子比初中要紧张得多,每天都是上课、做题、考试,重复又枯燥。我开始慢慢收心,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因为我知道,这是我走出小城的唯一机会。高中的宿舍是八个人一间,挤得很,晚上熄灯后,大家还会借着手机的光看书,或者聊聊天,聊未来的梦想,聊想去的城市。那时候,我们宿舍有个南方来的同学,他说他老家在杭州,那里有西湖,有断桥,有苏堤,春天的时候,桃花开得特别美。他还说,南方的冬天不冷,不用穿厚厚的棉袄,冬天也能看到绿色的树。听他说得那么好,我对南方的向往又多了几分,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南方的大学,去看看他说的那些美景,去体验一下南方的生活。高考结束后,我填的志愿全都是南方的城市,广州、深圳、杭州、厦门,我想离北方远一点,离那个让我觉得压抑的小城远一点。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激动得睡不着觉,通知书上印着“厦门大学”四个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