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5章 年11月12日(1 / 5)
我出生在南方一个不起眼的小镇,镇子被两条小河围着,河上的石板桥被踩得光溜溜的,晴天反光,雨天打滑,我小时候不知道在那桥上摔过多少次,每次爬起来都不哭,拍掉裤子上的泥就接着跟小伙伴们追着跑,那时候天总是很蓝,云像被谁用手扯过的棉花,一大片一大片挂在天上,风一吹就慢慢飘走,我们追着云跑,从桥东跑到桥西,从村头跑到村尾,直到太阳落到远处的山坳里,妈在村口扯着嗓子喊我的名字,声音穿过稻田,带着水汽,我才恋恋不舍地跟伙伴们道别,往家的方向跑,裤脚卷得高高的,露出晒得黝黑的小腿,踩着田埂上的野草,听着青蛙的叫声,心里满是说不出的快活。那时候的我,从来没想过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总觉得日子会一直这么无忧无虑,像小河里的水,慢慢悠悠地流,不会有什么波澜。
上小学的时候,我成绩不算好也不算差,属于老师上课不会特意点我名,也不会把我拉到办公室谈话的那种中间生。我最头疼的是数学,那些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像绕口令一样,让我头晕脑胀,每次考试都在及格线边缘徘徊。有一次数学单元测验,我又考砸了,试卷上的红叉叉像密密麻麻的小旗子,老师把我叫到讲台前,拿着试卷指着错题说:“阿明,你这脑子不算笨,就是不用心,你看看这些题,都是上课讲过的,怎么还错这么多?”我低着头,盯着自己的鞋尖,鞋尖上沾着早上从田埂上带来的泥,心里又羞又恼,觉得自己特别没用。回到家,我把试卷藏在书包最底层,不敢让爸妈看,可晚上吃饭的时候,妈还是问了:“今天数学测验成绩出来了吧?考得怎么样?”我支支吾吾说不出话,爸放下筷子,看了我一眼,没说话,只是夹了一块红烧肉放在我碗里:“先吃饭,吃完把试卷拿来我看看。”我吃完饭,磨磨蹭蹭地把试卷拿出来,做好了挨骂的准备,可爸只是坐在煤油灯底下,一题一题地看,然后拿起笔,在草稿纸上一步步地演算,他的手很粗糙,是常年干农活磨出来的,指关节很大,握着笔的时候有点笨拙,可每一步演算都写得工工整整。他一边算一边跟我说:“你看这道题,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括号里的要先算,你就是太急了,没看清楚就下笔。”那天晚上,爸陪我把所有错题都重新做了一遍,直到深夜,煤油灯的光昏昏暗暗,映着他的侧脸,我忽然觉得,爸其实挺厉害的,虽然他没读过多少书,可做事特别认真。从那以后,我开始试着认真学数学,每天放学回家,先把数学作业做完,遇到不会的就记下来,等爸晚上回来问他,慢慢的,我的数学成绩竟然一点点提上来了,期末考试的时候,我还考了全班第八,老师在班上表扬我的时候,我心里甜滋滋的,第一次觉得,原来努力真的能有收获。
上了初中,我离开了小镇,去了县城的中学,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心里又紧张又兴奋。县城比小镇大得多,有高楼,有红绿灯,还有各种各样我没见过的商店。我住的宿舍是八个人一间,上下铺,舍友们来自不同的乡镇,大家说着不同的方言,一开始还不太习惯,后来慢慢就熟悉了。初中的功课比小学难多了,尤其是英语,我从小在小镇长大,小学没怎么学过英语,刚开始上英语课,老师讲的单词和句子我一句都听不懂,像听天书一样。第一次英语考试,我考了全班倒数第三,看着试卷上的低分,我心里特别着急,觉得自己跟城里的同学差距太大了。有个叫李伟的舍友,英语特别好,他看出了我的焦虑,主动跟我说:“阿明,你别着急,英语这东西就是要多听多说多背,我帮你一起学吧。”从那以后,每天早上,李伟都会叫我一起去操场背书,他教我读单词,纠正我的发音,晚上下晚自习后,我们又一起在宿舍里做英语练习题,遇到不会的他就耐心给我讲解。我也格外努力,把英语课本上的单词和课文都抄在小本子上,走路的时候背,吃饭的时候背,甚至睡觉前都要在脑子里过一遍。有一次,为了背会一个长句子,我在操场上来回走了十几遍,直到口干舌燥,终于能流利地背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