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5章 年9月11日(2 / 4)
说:“其实我也想出去看看,城里的学校肯定比镇上的好,要是有人一起,我也敢去试试。”李建国心里跳得厉害,他听出了晓梅的意思,可一想到自己连辞职的勇气都没有,怎么敢带她出去?他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晓梅看他没说话,叹了口气:“那我先回去了,我妈还等着我做饭呢。”看着晓梅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李建国狠狠地捶了一下旁边的柳树,树皮上的碎屑粘了一手。
那年冬天,晓梅的妈托媒人给她介绍了个对象,是城里税务局的公务员,家里条件好,还在城里买了房。晓梅一开始不同意,跟她妈吵了好几架,可架不住她妈天天哭哭啼啼:“你都二十五了,再挑就成老姑娘了!建国那孩子是好,可他有啥?守着个破工厂,能给你啥好日子过?”李建国听说这事,心里像被堵住了,他想去跟晓梅说点什么,可走到她家院门口,又不敢进去。他听见晓梅在屋里哭,说:“我不想嫁那么远……”他攥紧了拳头,还是转身走了。晓梅结婚那天,李建国去喝喜酒,看着晓梅穿着红色的婚纱,被新郎牵着手敬酒,脸上带着笑,可那笑容里没有了以前的酒窝,显得有点勉强。新郎给李建国递烟:“听说你是晓梅的发小?以后常来城里玩啊。”李建国接过烟,没点燃,只是点了点头,喉咙里像塞了团棉花,说不出话。
父亲的哮喘越来越严重,冬天一到就咳得睡不着觉,木匠活也彻底做不动了。有一天,镇上开餐馆的刘老板来找父亲,手里拿着一张图纸:“老叔,我想做十张八仙桌,要那种传统的样式,客人就认这个,你给个价。”父亲坐在椅子上,咳了半天,才说:“我老了,手也抖了,做不了了。我儿子要是学了我的手艺,还能接你的活。”刘老板看向李建国:“建国,你会吗?”李建国尴尬地笑了笑:“我没学过,我爸以前教我,我没愿意学。”刘老板叹了口气:“可惜了,老叔的手艺是咱们镇上最好的。现在城里都流行复古家具,手工做的比机器做的贵一倍还抢着要,这可是个好机会啊。”刘老板走后,父亲看着李建国,想说什么,最后只是叹了口气。李建国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可还是没把学木匠活的事放在心上,他觉得刘老板就是随口说说,手工家具哪有那么好卖。
过了两年,父亲去世了。收拾遗物的时候,李建国在床底下发现了一个木盒子,里面装着父亲的刨子、凿子、墨斗,还有一本泛黄的笔记本,上面画满了家具的样式,旁边还写着尺寸和用料。他拿起刨子,木头的把手被父亲的手磨得光滑发亮,上面还带着父亲的体温。他突然想起小时候,父亲教他用墨斗弹线,他嫌墨汁弄脏衣服,跑出去玩了;想起父亲让他学刨木头,他说那是老古董,没意思;想起刘老板说的机会,他又错过了。眼泪一下子涌了上来,砸在刨子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李建国四十岁那年,工厂终于撑不下去了。老板召集工人开会,说要裁员,给每个人发一笔补偿金,以后各奔东西。李建国拿着那笔一万多块的补偿金,站在工厂门口,看着“红星农具厂”的牌子被工人拆下来,心里空落落的。他在这个工厂待了十八年,从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变成了中年大叔,手上的茧子一层叠一层,现在突然失业了,他不知道该去哪。接下来的半个月,他天天在镇上转悠,找工作。超市招收银员,嫌他年纪大;工地招搬运工,他身体吃不消;就连张婶的早点铺招帮手,都要年轻的。有一天,他坐在河边的石阶上,看着河水慢悠悠地流,想起了晓梅,想起了王强,想起了父亲,突然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好像啥都没抓住。
那天下午,他又去了张婶的早点铺,点了碗豆腐脑,慢慢吃着。门帘一挑,进来一个人,是刘老板。刘老板看见他,愣了一下:“建国?你咋在这?”李建国苦笑了一下:“工厂黄了,没事干,来吃点东西。”刘老板坐在他对面,叫了碗豆浆:“我最近想做一批传统的衣柜和书桌,给城里的民宿供货,找了好几个木匠,做出来的东西都没那股老味道。我突然想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