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5章 年8月19日(3 / 4)

加入书签

修一下,扩大点,再雇个人,你就不用这么累了。”小勇说。“好啊,妈等着那一天。”李桂兰把一个硬币包在饺子里,“谁吃到这个饺子,明年就有好运气。”结果饺子熟了,小勇吃到了那个硬币,他高兴地举起来,“妈,我吃到了!明年咱们的面馆肯定能开好!”李桂兰看着儿子的笑脸,心里暖暖的,觉得这一年的辛苦都值了。

开春的时候,小宇又来了,这次不是一个人来的,他妈妈也来了,提着一篮水果。“李阿姨,谢谢您这几年照顾小宇,他考上大学了,今天特意来跟您说一声。”小宇的妈妈握着李桂兰的手,感激地说。小宇挠了挠头,“李阿姨,我考上了外地的大学,以后可能不能经常来吃您的馄饨了,但是我会想您的。”李桂兰笑着说“好孩子,真争气,以后去了大学要好好学,常给阿姨打电话”,转身去厨房煮了两碗馄饨,“今天阿姨请客,吃了这碗馄饨,以后顺顺利利的。”小宇和他妈妈吃得很香,临走时,小宇还抱了抱李桂兰,“李阿姨,谢谢您。”

四月的时候,王婶的女儿回来了,专门来面馆感谢李桂兰,给她带了很多外地的特产。“李姐,谢谢您照顾我妈,要不是您,我都不知道我妈病了,您真是个好人。”王婶的女儿红着眼圈说。“都是邻居,应该的,王婶人好,我们都喜欢她。”李桂兰笑着说,心里却有点不好意思。

夏天的时候,小勇毕业了,拿到了厨师证,还在学校的技能比赛中拿了奖。他没去别的地方找工作,而是回到了面馆,跟李桂兰一起打理。“妈,咱们现在就开始装修吧,我都联系好装修队了。”小勇兴致勃勃地说。“好,都听你的。”李桂兰看着儿子,觉得无比踏实。装修的时候,邻居们都来帮忙,张大爷帮着看材料,王婶帮着收拾东西,三楼的小赵帮着联系工人,大家热热闹闹的,像一家人一样。

面馆重新开业那天,来了很多顾客,都是老熟客,还有小勇的同学和老师。招牌换成了新的,红底黄字,比以前亮堂多了,店里也扩大了,摆了六张桌子,墙上还挂着小勇的奖状。小勇穿着白色的厨师服,站在灶台前,熟练地下面、做馄饨,李桂兰在旁边帮忙,脸上满是笑容。张大爷吃了一碗阳春面,说“还是这个味儿,比以前更好吃了”,王婶吃了一碗杂酱面,说“小勇的手艺跟桂兰一样好”,小宇也来了,放暑假回来,吃了一碗馄饨,说“还是李阿姨家的馄饨最好吃”。

晚上关店后,母子俩坐在店里,看着新装修的店面,都很开心。“妈,今天累坏了吧?”小勇给李桂兰倒了杯热水。“不累,高兴。”李桂兰喝了口热水,心里暖暖的。她想起二十年前,跟老周刚开这家面馆的时候,那时候条件不好,店面小,冬天冷夏天热,老周每天跟她一起熬汤、揉面,虽然辛苦,却很开心。后来老周走了,她一个人撑着,那时候觉得天快要塌了,不知道怎么把小勇养大,怎么把面馆开下去。可是慢慢的,有邻居的帮忙,有熟客的支持,有儿子的懂事,日子就这么过来了,有眼泪,有辛苦,可也有欢笑,有温暖。

她抬头看了看窗外,老城区的路灯亮了,昏黄的灯光照在马路上,偶尔有行人走过,很安静。小勇在旁边收拾东西,动作很麻利。李桂兰想,生活确实不是诗篇,没有那么多浪漫的句子,没有那么多完美的结局,更多的是柴米油盐的琐碎,是熬汤揉面的辛苦,是孩子考不好时的焦虑,是亲人生病时的担心。可是这些琐碎和辛苦里,也藏着很多好东西,是张大爷每天一句“兰丫头”的亲切,是王婶的关心,是小宇的笑脸,是儿子的成长和懂事,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碗热面的温暖。这些欢笑和眼泪掺在一起,才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不华丽,却很实在,像她熬了几十年的骨头汤,虽然要费很多功夫,却鲜得让人心里踏实。

以后的日子,可能还会有新的困难,新的眼泪,但是李桂兰不怕了,因为她知道,身边有儿子,有邻居,有熟客,有这些温暖的人陪着,再难的日子也能熬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