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5章 年9月5日(2 / 4)

加入书签

钱,就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张岚平静地说。“喜欢能当饭吃?周磊还没结婚,以后买房、彩礼不要钱?你就这么自私!”周建国的话像针一样扎在张岚心上,但她没退缩:“周磊长大了,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不能管他一辈子。我也活了四十年了,想为自己活一次。”周建国气得说不出话,摔门而去,第二天就搬去了工地。

张岚没心思管他,全身心扑在茶馆上。她给茶馆起了个名字,叫“槐香居”,纪念外婆家的老槐树。她学着外婆的样子,买了茉莉花茶、碧螺春、铁观音,还自己做了些小点心,比如绿豆糕、桂花糕,都是小时候外婆常做的味道。开业那天,没有放鞭炮,也没有请亲戚朋友,就隔壁裁缝店的刘阿姨送了一盆绿萝,修鞋铺的老杨师傅送了一副手写的对联,上联是“茶烟袅袅香盈袖”,下联是“岁月悠悠暖在心”。张岚把对联贴在门上,看着阳光照在绿萝的叶子上,心里暖暖的。

开业第一天,没什么客人。张岚坐在柜台后面,泡了一壶茉莉花茶,慢慢喝着。下午的时候,进来一个老太太,头发花白,拄着拐杖,看了看菜单,说:“小姑娘,给我来杯最便宜的茉莉花茶。”张岚笑着说:“阿姨,我们这儿的茉莉花茶都是明前的,不贵,您坐。”她给老太太端了茶,又递了一块绿豆糕。老太太尝了一口绿豆糕,眼睛亮了,说:“这味道,跟我小时候吃的一模一样。”张岚说:“这是我按我外婆的方子做的,您要是喜欢,就多吃点。”老太太叹了口气,说:“我外婆也爱做这个,可惜啊,早就不在了。”那天下午,老太太跟张岚聊了很久,说她年轻的时候也喜欢喝茶,后来老伴走了,孩子们都在外地,家里就她一个人,没事就出来溜达。临走的时候,老太太说:“小姑娘,你这茶馆好,以后我常来。”

从那以后,老太太成了“槐香居”的常客,每天下午都来,点一杯茉莉花茶,一块绿豆糕,有时候跟张岚聊聊天,有时候就坐在窗边看书。慢慢的,茶馆里的客人多了起来,大多是附近的老街坊,还有一些喜欢老味道的年轻人。有个叫小林的姑娘,是个设计师,每天下班都来,点一杯碧螺春,坐在角落里画图。她说:“张姐,你这儿的氛围特别好,安安静静的,能让人静下心来。”还有个退休的老教师,姓陈,每天早上来,点一杯铁观音,跟张岚聊诗词歌赋,还给她推荐了几本关于茶的书。

张岚的日子渐渐充实起来,每天早上九点开门,晚上八点关门,中间忙的时候就招呼客人,闲的时候就看书、泡茶,或者跟老街坊聊天。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担心周建国是不是又喝酒了,担心周磊在学校是不是好好学习了,担心自己的工资够不够花。她发现,很多担心其实都是多余的——周磊虽然不常打电话,但每次打电话都说自己在学校挺好的,还拿到了奖学金;周建国偶尔会托小李带些东西回来,比如一把新鲜的蔬菜,或者一包工地附近买的苹果,虽然没见面,但也算有个念想;至于钱,茶馆的生意虽然不算火爆,但足够她自己生活,还能存下一点。

有一天晚上,关了门,张岚坐在门口的台阶上,看着天上的月亮,突然想起了小时候外婆说的话:“人这一辈子,就像喝茶,有苦有甜,别总盯着苦的地方,多尝尝甜的。”她摸了摸自己的手,手上有磨出来的茧子,还有被纸箱划破的疤痕,但这双手现在能泡出好喝的茶,能做出好吃的点心,能撑起一个小小的茶馆。她突然觉得,自己以前真是太傻了,总把自己困在别人的期待里,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却忘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秋天的时候,周磊放国庆假回来了。他走进“槐香居”,看着里面的布置,愣了半天,说:“妈,你这儿真好。”张岚笑着说:“喜欢就好,来,妈给你泡杯茶。”她给周磊泡了杯碧螺春,递了一块桂花糕。周磊尝了一口,说:“妈,这味道跟我小时候吃的一样。”张岚的眼睛有点湿,说:“你小时候,妈总没时间给你做,现在补上。”周磊放下茶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